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和市場環境的逐步改善,酒業在發展中逐漸顯現出了分化復蘇的新特點。如何打造和培育品牌,使傳統酒業通過優質品牌與市場充分接軌,進而占據有利的競爭優勢,成為了眾多企業不斷探索和思考的問題。
為了推動自主品牌的培育,打造自主品牌發展的良好環境,展示自主品牌的發展成果與經驗,日前,國務院批準同意自2017年起,將每年的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具體工作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組織實施。首個中國品牌日活動主題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開啟自主品牌發展新時代”。
“中國品牌日”為更多植根優質產品,具有悠久歷史的酒類品牌提供了發展的新機遇。就在首個中國品牌日來臨之際,央視財經頻道推出“品牌的力量”系列主題活動。在活動現場,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袁仁國、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明波、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林等酒類企業領導紛紛登臺發言,結合企業自身品牌建設過程及經驗,分享了他們關于品牌發展和建設的觀點。
聚焦中國品牌的力量
“兩千年前,中國的名片是絲綢;一千年前,中國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國的名片是茶葉;而今天,中國的名片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品牌”,袁仁國在演講中這樣表達自己對于中國品牌崛起的期望和信心。
實際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民品牌,已經成為了擺在社會和經濟發展面前的重要課題。就在此前發改委等多部委召開的關于開展“中國品牌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由于在質量、創新及誠信等品牌影響要素方面出現的不足,我國在品牌建設上出現了包括國際知名品牌少,國際影響力弱,品牌總體形象欠佳等問題,這與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不相符。
而此次設立的“中國品牌日”,正是順應了社會經濟發展對于品牌建設的迫切需要,擴大自主品牌影響力,培養消費者自主品牌情感,樹立自主品牌產品消費信心。
在演講中袁仁國表示,我國雖擁有800余個老字號品牌,但在世界品牌當中仍落后于發達國家。中國的品牌如何在全球范圍內贏得尊重,中國制造如何成為優質的代名詞,直接關系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之路。
而具體到企業,品牌的建設則具有更為重要的發展意義。袁仁國表示,企業品牌的背后是文化和實力,作為市場競爭的核心要素,企業的品牌意味著市場份額,意味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