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酒業品牌競爭力,大咖有話說
在今年4月舉行的“‘相信品牌的力量’——2017山東省春季糖酒會主題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室副主任漆云蘭分析指出,品牌最重要、最本質的特性在于品質,品質的保障對于品牌而言至關重要。而良好的辨識度與知名度會使得企業品形成差異化,從而產生穩定的市場占有率。
全面實施品牌戰略是國家擴大內需的重要載體,更是民族企業走出國門、走向國際的必經之路。唯有首先打造卓越品牌,占領在國內市場,才能走向國際,分享國際市場的高額附加利潤。
作為企業與市場接觸的重要環節,品牌的建設與企業長期以來的市場戰略密切相關。袁仁國在演講中表示,差異化是企業品牌價值與性格的直接體現,并能夠提升消費者對于自身品牌的忠誠度。他表示,茅臺多樣化的產品布局滿足了不同消費群體和消費主題的需求。差異化的產品戰略也為茅臺的品牌推廣提供了新的路徑。
差異化同時也成為了中國自主品牌在國際化道路上的發展新思路。孫明波在演講中指出,青島啤酒在海外市場始終保持著高品質及高定位,這與青島啤酒在海外市場長期以來的差異化定位密不可分。他同時表示,品質、口味和特色的差異化,與高識別度的企業宣傳相結合,從而在海外培育了自身良好的品牌影響力。
同時,隨著消費者群體的不斷更替,關注新生代消費者也成為了酒類企業在品牌建設和國際化當中不容忽視的環節。“一款酒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口味”,陳林表示,新生代消費者在產品選擇上會同老一代消費者有所區別,品牌的推廣方面更需要結合目標消費群體,令品牌和市場產生共鳴。“品牌不會是固化的,市場在變化,品牌也應該動態變化,符合市場需要”,陳林表示。
此外,針對文化建設對酒業品牌的培育作用,袁仁國表示,當知識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時,文化對于酒類發展的動力也隨之日益凸顯。 他同時指出,“文化酒時代”是一個可能孕育著深刻變革的發展階段,茅臺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從賣酒向“賣文化”轉變,推動了健康飲酒理念和茅臺文化的傳播,同時也為自身品牌建設起到促進作用。
可以看到,隨著酒類行業調整和復蘇不斷走向深化,越來越多的優質酒類品牌得到市場認可,并逐漸走出國門,成為中國對外開放過程中的新亮點。在未來,植根于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酒類產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推進下,還將孕育出更多享譽海內外的知名品牌,引領行業進一步發展。
為了給品牌時代下的進口酒發展尋找新途徑、新戰略,5月17日,由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昆山)品牌產品進口交易會事務處、華勵展覽(上海)有限公司、華夏酒報社、中國酒業新聞網承辦的“掘金進口酒品牌時代” 2017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主題論壇將在江蘇省昆山市昆山金陵大飯店召開。
據悉,在本次論壇中,與會嘉賓將分別就目前進口酒的市場形勢及品牌運營展開討論。并就如何搶抓葡萄酒的“黃金十年”進行發言。此外,論壇還將邀請嘉賓圍爐論道,研討進口葡萄酒的品牌時代,以及新時代下傳統酒商的蛻變與升級,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