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是維維股份連續第三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下滑。
維維股份歷年年報顯示,公司2015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3139.12萬元,比2014年的6807.46萬元減少了53.89%;而2016年的扣非凈利潤為1724.61萬元,又比2015年減少了45.06%,2017年更是直接達到了-8591.58萬元。
對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減少的原因,維維股份在其年報中是這樣解釋的:酒類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33718萬元,毛利減少17660萬元;飲料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1499萬元,毛利減少1517萬元;豆奶粉因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毛利減少2660萬元。
也就是說,維維股份2017年包括酒類、飲料、豆奶粉等業務的整體表現乏力。
“喝酒”10年業績不增反降
收購白酒成“雞肋”
維維股份2017年年報顯示,除了固體飲料比去年微增0.22%之外,酒類、動植物蛋白飲料、茶類的營收都比2016年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其中,酒類營收減少幅度最大,比上年減少了33.93%。
對此,朱丹蓬強調,維維股份的植物蛋白飲料業務在全國的布局并不完整。在植物蛋白的紅利期,它的營業額等各方面也并沒有增長。在主業不強的情況下,維維股份進行多元化的布局。導致了現在整體運營狀況不佳,業務無法聚焦。
而對于酒類營收減少的原因,維維股份在年報里稱,酒類產品以枝江系列產品為主,由于整個白酒行業處于調整期,公司自身也在優化產品結構,全年營業收入為6.57億元,比上年減少33.93%,預計2018年將企穩回升。
白酒專家鐵犁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無從評價維維股份2018年的業績是否能夠發生改變,不過,業績的改善可能源自時間。
維維股份開始跨行做酒水還得從2006年說起。當年11月份,維維股份以8000萬元的價格收購了江蘇雙溝酒業38.27%的股權,收購完成后, 維維股份成為了雙溝酒業第一大股東。2008年3月份,維維又再次增資雙溝酒業,持有股份增加至40.59%。雖然在2009年,雙溝酒業被宿遷市國鋒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收回。
但是,維維股份并未放棄進軍酒業,在2009年和2012年,維維股份分別花費3.48億元和3.57億元收購了湖北枝江酒業有限公司和貴州醇酒廠。
不過,枝江酒業和貴州醇并沒有延續雙溝酒業的成功,兩家酒企發展都并不太順利。枝江酒業的營收從2012年開始便開啟了下滑之路。
鐵犁對記者表示,維維股份進入酒水市場已有十個年頭。在這十年內,維維股份需交出兩份學費:一是從外行到內行的學費、二是品牌升級的學費。不止維維,許多企業在跨界拓展其它業務的過程中都交了不少學費。
朱丹蓬還表示,相較于枝江酒業,貴州醇的境遇要顯得更加不樂觀。其原因是,貴州醇主打濃香型白酒,不過目前濃香型白酒中,五糧液占據著大部分的市場,貴州醇想要搶占大的市場份額比較難。
對于維維股份的未來,朱丹蓬表示,目前維維股份還是需要把公司主要的業務進行聚焦,之后還要在全國市場的廣度、渠道的深度、產品的創新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