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中國酒業協會主辦的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五次(擴大)會議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會上公布了一系列數據。其中關于葡萄酒行業的數據,引人注意。“我國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240家,累計產量113.74萬千升,累計完成銷售收入484.5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97%;累計實現利潤總額48.70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59%。”
最近幾年葡萄酒消費漸成消費者共識,但比較白酒和啤酒的消費量,葡萄酒依然存在廣闊的發展空間。僅從量看葡萄酒產量僅是白酒8.37% ,啤酒的2.5%。從銷售收入來看,葡萄酒占白酒的7.9%,占啤酒的26.4%。
葡萄酒產業雖說增速平緩,全產業銷售收入相比較2015年有22億元的增長。但國產葡萄酒的發展依然任重道遠。隨著產品結構的多樣化、營銷策略的轉換以及消費理念的轉變,國產葡萄酒發展未來或有所改善。
在虧損額方面,葡萄酒呈加大態勢。說明市場競爭激烈,優勝劣汰的產業格局逐步加快,企業集中度得到進一步提升,產業結構調整正在發揮作用,行業呈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兩極分化態勢,部分僵尸企業被淘汰成為行業的必然,關停并轉將促進企業集團化發展格局的形成和“大魚吃小魚”速度的加快。
根據2016年海關數據對比顯示,國內葡萄酒出口額5.41億美元,進口額23.08億美元,進出口額倒掛,貿易逆差明顯,國產葡萄酒的生存空間將遭遇新一輪沖擊。這組官方數據和信息,從另一個側面證明進口葡萄酒在今天“如日中天”!國產葡萄酒企業尚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