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不乏“水土不服”案例
外部資本對白酒業的投資,還在于白酒業經歷前幾年的調整期后,已進入新一輪的增長周期。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納入到國家統計局范疇的規模以上白酒企業1593家,累計完成銷售收入5654.42億元,與上年相比增長14.42%;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028.48億元,與上年相比增長35.79%。
4月17日,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七次(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表示, “白酒保持了良性、健康、穩中有增的態勢。”2017年以來,一線白酒品牌價格回升,產品的銷售量和價體,高端和次高端的產品延續價格回升態勢,是增長的主力軍。在一線高端龍頭的帶動下,諸多的二線名酒品牌快速渡過調整期,進入新的良好穩定發展態勢。但是,相比高端和次高端的產品,現在二線白酒還沒有全國化的強勢品牌出現。
王延才認為,從產業發展的趨勢來看,新一輪的企業整合、并購開啟,行業的洗牌和競爭加快。
白酒業的市場機遇,這是外部資本所看重的,但這并不意味著進入白酒業就能從中受益,因為白酒業的行業格局已較穩定,且早已是充分競爭的。
“白酒行業最近的趨勢是冰火兩重天,名優白酒不斷控量挺價,包括體量、利潤、股價都在增長,另一方面,二三線白酒品牌的經營就比較困難。”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外來資本進入白酒行業需要慎重。
而過去,不乏外部資本進入行業水土不服、運營白酒品牌難成功的案例。去年,聯想涉足多年后將白酒資產賣給老白干酒。近日,維維股份披露2017年報的情況,其白酒板塊仍然處下滑之中。可見,投資白酒業能否獲得更大收獲即是機遇亦面挑戰。
未來,白酒行業龍頭間或更多強強聯合。4月18日,在成都一次會議中,五糧液集團董事長李曙光就表示,“白酒產業新一輪大整合時代已經來臨,2017年的產業發展數據、今年一季度的相關數據對比,我們已經發現一些微妙的變化。規模以上企業數量正在以百位數量的單位減少,(部分)企業虧損額在增加,大品牌之間的強強聯合或許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