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去年穩定增長的態勢,四川經濟連續第六個季度保持8%以上的增長。
4月18日,四川省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四川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590.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2%,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4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18.5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3949.3億元,增長7.4%;第三產業增加值4022.4億元,增長9.9%。
其中,規模以上工業41個大類行業中有35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其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3.8%,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8.5%,汽車制造業增長4.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8.6%,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7.7%。
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看,發電量增長6.3%,天然氣增長0.3%,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下降23.3%,白酒增長15%,啤酒增長3%,汽車下降8.4%,平板玻璃增長1.3%,集成電路下降23.6%,電子計算機整機增長11.6%,移動通信手持機(手機)下降30.4%。
從數據中不難發現,酒業尤其是白酒市場的火熱對四川經濟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川省統計局總經濟師熊建中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前幾年四川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市場低迷,2015年開始恢復,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增幅明顯加快。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占四川規上工業10%左右的份額。前幾年電子信息產業增長很快,現在酒、飲料、精制茶行業份額和增速都是前列。
為了應對白酒業的深度調整,2015年,四川省出臺了《關于促進白酒產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2017年,又出臺了《關于推進白酒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力爭四川省規模以上的白酒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500億元,白酒產量在全國比重穩定在30%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占全國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
四川一季度經濟數據還有一大亮點就是進出口依然保持高增長:今年一季度,四川外貿進出口總額1182.7億元,同比增長25.7%。其中,出口額595.5億元,增長30.3%;進口額587.2億元,增長21.3%。
實際上,近幾年四川進出口走出一個V字形曲線。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富士康等企業落戶四川,帶動進出口猛增。不過,隨著國際市場需求持續疲軟,從2015年開始出現外貿大幅下降,到2016年年底才有觸底跡象,2017年,四川省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4605.9億元,比上年增長41.2%。
熊建中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四川外貿有三個特征:一是以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為主,這占外貿總額的86.7%;二是外商投資企業對進出口起到支撐作用,一季度,外商企業進出口813.4億元,增長27.6%;三是主要是機電產品,一季度占進出口的84.7%。
以英特爾、富士康等為主要進出口企業的這些特征,會不會使得四川在中美貿易爭端中受到影響?熊建中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四川還是以內需為主導,內需對四川的經濟的貢獻率一直穩定在99%左右。四川的外貿依存度只有12%。因此對四川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