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上海銷售公司混改試點“試水”后,此前一直比較“固執”的山西汾酒再度開放了對民資合作的步伐。
4月14日,記者從山西汾酒相關人士處獲悉,山西汾酒目前已經與廈門禹道實業有限公司(下稱“禹道實業”)達成協議成立汾酒銷售公司海峽情汾酒運營中心,目前該協議正在走國資委審批流程。業績持續下滑的汾酒再次將目光聚焦到銷售環節,到底下的是什么棋?
再度嘗試與民營合作
在公司業績和凈利潤一再下滑的刺激下,此前一直對外聲稱“改革不需要外援”的汾酒在酒企進入深度調整期時也開始妥協了。
4月14日,《華夏時報》記者從海峽情汾酒運營中心負責人黃輝煌處得到證實,禹道實業已與汾酒集團達成協議成立合資銷售公司,目前該合資公司已經進入國資委審批階段。
公開資料顯示,廈門禹道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該公司也是茅臺等多家酒企的代理商。
黃輝煌還向記者透露,這家合資公司將由雙方以現金的形式出資,其中山西汾酒股份略大,屬于控股公司,而銷售業績最終將并入山西汾酒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
當日,山西汾酒相關人士也向記者證實,目前公司確實與禹道實業成立了合資公司,這也是公司在白酒整體下滑時的一次嘗試,對于此次合作是否已經進入走國資委審批流程并沒有確切的回復。
對此,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山西汾酒改革仍屬于銷售公司層面的混改,目前仍是試點,處于探索階段,不過,這對于汾酒來說,已經邁出了不小的一步。
其實,這并不是山西汾酒第一次銷售層面的改革。公開資料顯示,去年6月,成立了山西汾酒定制創意公司,其中汾酒銷售公司持有51%股權,經銷商新晉商持有49%的股權,之后又于9月在上海設立汾酒銷售公司試點混合所有制改革,將國有股份比例降到40%,并引進了經銷商、財務投資者、經營團隊持股。
對此,一位接近汾酒的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上海汾酒營銷混改確實有了一些進展。據山西汾酒財務報表顯示,2014年第四季度財務數據出現了明顯改善,收入9.07 億元,同比增長15.90%,而2014年經營現金流4.16億,相對于2013年有較大改善。
融合困局仍是難點
“雖然山西汾酒改變了此前混改不需要外援的態度,但此次公司一改此前作風,再度引入民營股份混改試水,在舊的體制之下,改革慢于預期,機會仍需等待。”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說。
據記者了解,去年8月20日,山西汾酒確定了新的組織結構調整戰略,在全國成立五大區域事業部和三大直屬銷售大區,并開出百萬年薪招聘事業部營銷總監。根據新的規劃,汾酒的五大區域事業部劃分為華北、華中、華南、華東以及山西。同時公司會將過往的專賣店事業部、低端事業部等整合成立銷售運營管理部。
另據記者了解,汾酒華北、華南、華東、華中、山西五大營銷區域中,已經有三大區域涉及到混改層面。
然而,對于此次山西汾酒與禹道實業合作,黃輝煌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自己信心十足,除傳統渠道運作模式外,還會借力銀鷺集團的資源,協助該產品做好通路,同時還會依托于福建放心酒平臺以及行業協會資源與小微企業主保持更加密切的關系,至于當前比較流行的電商渠道也會有所嘗試。
受此影響,多家證券公司均對合作預期持看好態度。2014年是公司業績觸底年,2015年業績有望出現反彈,業績拐點的確立需要看2015年青花瓷和甲等老白汾的銷售增長情況。
然而對山西汾酒改革方面的情況,多家證券公司卻持觀望態度。東興證券分析表示,汾酒目前所處的山西環境相對其他地區更加復雜,對于改革預期還有待政府明確改革模式。
業績和凈利潤困局中的汾酒能否借此次混改機會,大力布局,完成2015年的沖刺,將左右這家白酒巨頭未來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