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的2021中國國際酒業發展論壇圓滿召開。論壇以“攜手·開局”為主題,聚焦行業的最大內生動力——科技進步,回顧致敬老一輩行業科技工作者的科技貢獻,展示當前和未來白酒發展的科技創新導向,以凝聚協會、產區、政府、企業合力,攜手開啟“十四五”新局面。
傳統賦能加科技支撐 助力酒業高質量發展
縱觀中國酒業發展,科技進步始終都是最根本的內生動力,歷史上每次新技術的出現,都促進了全行業的變革進步與發展。例如蒸餾技術的出現,掐頭去尾蒸酒技術的發明,微生物菌種的發現和利用等等?梢哉f中國酒業的發展史就是一部釀酒科技的創新史。
回顧酒業“十三五”的發展,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酒類產業經過持續深度調整,進入恢復性增長階段。中國酒業經濟發展步伐穩健、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市場活力有序釋放、科創動能有效轉化、產品品質穩步提升,酒業經濟發展的質量和韌性顯著增強,酒類營銷創新發展,在全力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美酒需求的同時,取得了可喜成績,奠定了酒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長遠基礎。
如今站在“十四五”新起點,酒業如何開局能實現更高質量發展?中國酒業協會執行理事長王琦認為,只有傳統賦能加科技支撐,在創新與開拓中不斷推進產業進步,才能實現酒業在更高水平騰飛與發展。中國酒業乃至中國經濟下一個風口無疑在于科技進步,中國酒業的科技進步必須視野宏大立足長遠,研究更深入,思維更前瞻,酒業科技創新應當走向更加廣闊的領域。
江南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徐巖則概括為三個轉變和三個結合。他表示,白酒科技創新應以對人體風味感知與健康的目標為重要牽引,并以“生態釀造”、“智能釀造”二元驅動;通過風味導向下風味化學向“風味感知”轉變、生態發酵導向下群體微生物向微生物組工程轉變、先進制造導向下機械化向智能制造的三個轉變。實現“風味與健康雙導向相”結合,“文化科技雙高峰”相結合,“傳承創新相結合”,“國內國外雙循環”相結合,最終一定會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白酒行業“十四五”目標:銷售收入9500億,利潤2700億
論壇現場,宋書玉發布了《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于“十四五”中國酒類產業的經濟目標,《意見》顯示,預計2025年,中國酒類產業將實現釀酒總產量6690萬kL,比“十三五”末增長23.9%,年均遞增4.4%;銷售收入達到14180億元,增長69.8%,年均遞增11.2%;實現利潤3340億元,增長86.4%,年均遞增13.3%。
其中,白酒行業產量800萬kL,比“十三五”末增長8.0%,年均遞增1.6%;銷售收入達到9500億元,增長62.8%,年均遞增10.2%;實現利潤2700億元,增長70.3%,年均遞增11.2%。
通過上述數據可以發現,在酒業“十四五”銷售收入、利潤兩個方面,白酒行業都占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產量低增長的同時,實現銷售收入與利潤的高增長,這顯然對名酒企高質量發展寄予了厚望。
宋書玉表示,“十四五”時期,酒行業要把握變革方向,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抓住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的戰略機遇,堅持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高質量發展釀酒產業,高水平服務人民美好生活。
眾所周知,經過疫情壓力測試,白酒行業整體業績仍舊保持較好增長勢頭,體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銷售收入5836億元,同比增長4.6%。
展望未來5年,業內人士認為,消費升級和品牌集中核心邏輯將繼續強化,高端酒及次高端酒將持續受益。首先,高端酒市場仍將處于量價齊升階段,高端酒奢侈品屬性明顯,“茅五瀘”確定性強。其次,受益于高端酒價格帶上移,次高端天花板打開,疊加醬酒熱帶動醬香品牌入局,次高端規模擴容有望加快,同時向下持續擠壓中檔酒市場份額?傮w而言,在“十四五”時期,白酒行業的產量、銷售、利潤都將呈現向上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