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當前白酒行業復蘇熱鬧的漲價潮,維維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維股份”、600300.SH)卻不得不對旗下的白酒企業開刀。近日,其旗下白酒板塊貴州醇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醇”)、湖北枝江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枝江酒業”)的“一把手”均被換。
換帥的緣由,或因3月22日發布的2016年財報。財報顯示,維維股份涉足規模最大的白酒行業,2016年營業收入下降21.85%至9.94億元,占公司總營收的22%,尤其貴州醇常年虧損,枝江酒業業績連續五年下滑。
就此,記者求證該公司,回復稱系正常人事調動,同時記者分別致電枝江酒業和貴州醇,其工作人員證實新任領導已經到崗但不便接受采訪。
對于穩坐豆奶市場頭把交椅的維維股份來說,近年不斷將資金大量投入到牛奶、白酒、煤礦、金融、茶葉、房產等行業,但企業的轉型之路并非一路暢通,尤其酒業板塊表現不佳。
“雖然作為快消領域的領頭企業之一,維維股份過早進入白酒行業,但從這幾年的表現來看,他們還是不熟悉白酒行業。”白酒專家楊承平認為,要擺脫困境維維股份還需要花大力氣對品牌價值和營銷戰略進行再造。
豆奶的白酒情懷
實際上,從2005年開始,維維股份就曾涉足白酒行業。當時,維維股份謀劃收購古井貢酒,但最終未能如愿。在此之前,維維股份還利用其強大的銷售網絡,成為了五糧液旗下“春滿人間”的總代理,旗下維維酒業有限公司和維維茗酒坊就是為白酒貿易搭建的平臺。
2006年11月,維維股份斥資8000萬元收購江蘇雙溝38.27%的股份,成為其占股第一的大股東,持股比例一度高達40.6%。雖然后來因為政府主導等因素,維維股份將股權交還,但前后買賣還是賺了2億多,這讓維維股份堅定布局酒業的決心,在白酒行業的舉動更加頻繁。
“那時候白酒行業正在高增長時期,維維股份的戰略眼光還是不錯的。”楊承平說,雖然同為快消領域,但維維股份算是比較早進入白酒行業的行外資本。
到了2009年10月,維維股份以3.48億元收購枝江酒業51%的股權,同年又收購成都大邑縣的川王酒業,推出自有品牌“川王”。至2010年,白酒就以其超高的利潤,穩坐維維股份的頭把交椅。當年,維維酒業營業收入達到17.78億元,占維維總收入的37.31%。
根據維維股份之前的公告,2012年 5月,該公司宣布收購貴州醇51%的股份。維維股份收購伙伴——北京紅石泰富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持有30%股份,貴州興義陽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持有19%。根據當時的評估報告,貴州醇酒廠酒業資產評估價值為7億元。
據維維股份2012年年報,在全年約58億元的營業收入中,酒類為18.54億元,占據32%的比例。但維維股份并未就此止步,2013年8月再次追加持股枝江酒業,達到71%。
此外,根據維維股份公開資料,該公司圍繞白酒產業,先后控股或者收購了包括維維川王酒業有限公司、成都維源川王酒業有限公司、南昌維維酒業有限公司、徐州漢源老酒坊酒業有限公司、楚天酒業有限公司、徐州天杰酒業有限公司等多達十多家白酒貿易、生產企業。茗酒坊還在2014年主推漢元系列自營產品,布局O2O平臺,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85億元。
深陷白酒轉型窘境
根據公開資料,始建于1950年的貴州醇,占地面積6000余畝,員工4000余人。1991年因主導產品“貴州醇”聞名于世、暢銷國內并遠銷英、法、德、美、日及東南亞國家和港、澳地區而更名為貴州醇酒廠。企業總資產一度高達20億元,年營業額8億元。
但是自從維維股份接手之后,就成為燙手山芋。維維股份年報顯示,貴州醇酒業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總資產為7.01億元,當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1354萬元和-1297萬元。隨著白酒行業在2013年進入深度調整期,貴州醇的經營日益困難,并出現連年虧損。至2016年末,貴州醇營收6606萬元,凈利潤-4907萬元。
“雖然貴州醇在廣東、廣西、貴州市場有一定的銷量,但是無法成為區域的強勢品牌。”楊承平表示,“貴州醇”名字雖好,但缺乏核心競爭力。他舉例說,湖北宜化收購的貴州金沙回沙酒在部分區域就成為強勢品牌,這正是貴州醇的短板。就此,有曾是貴州醇酒的員工告訴記者,貴州醇一方面較難走出去,市場局限在一兩個省的局部地區,另一方面在貴州本土根據地市場也難以把控,原有的白酒文化優勢無法做強做大,正在被貴州其他酒企諸如金沙、習酒等超越。
此外,枝江酒業也未能扛過行業調整的嚴冬。作為面向全國市場的湖北酒企,2016年枝江酒業營收8.45億元,凈利潤2202萬元,已經連續五年下降。
不僅如此。根據公告,2016年,維維股份注銷了南昌維維酒業有限公司和維維川王酒業有限公司。根據工商資料顯示,后者注冊資本5000萬元,企業法人則是維維股份的掌門人楊啟典。此外,2014年年報顯示,楚天酒業有限公司已注銷。根據維維股份2015年年報,截至2015年12月31日,天杰酒業計提減值準備已達488萬元。
維維股份的整個酒業板塊,2016年營收9.94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1.85%。其中以枝江特曲、興義窖系列為主的低檔產品銷售收入同比下降21.02%,中高檔的枝江王、品味、黔窖系列下降15.07%。同時,白酒庫存量激增819.19%,達4743萬元。
至于維維股份酒業虧損的原因,記者聯系該公司負責人菜田,其回復稱“白酒收入下降,既有行業不振的原因,也有公司在審讀調整期的原因”。“主要還是在于維維股份高層對白酒行業的不太熟悉,無法應對行業深度調整期帶來的挑戰。”楊承平表示,公司對白酒品牌價值的梳理不夠,在營銷層面也缺乏戰略支撐。
品牌價值有待重塑
近日,坊間傳聞,枝江酒業總裁曹榮開,貴州醇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士軍將辭去現有職務,調任維維集團公司后另有任命。曾任枝江酒業的張春雷將接替曹榮開任新一屆總裁,并兼枝江股份公司總經理一職。而接棒貴州醇董事長一職的則是原洋河酒業副總經理,買買圈創始人李風云。
就此,記者求證菜田人事調整事宜,截至發稿其未回復。但記者撥打枝江酒業業務電話,確認曹榮開已經離職,張春雷接手枝江酒業總裁一職。而李風云曾任宿遷市經貿委副主任、江蘇雙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常務副總經理、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原洋河股份董事,副總裁。
記者查詢工商登記資料,發現目前兩家公司的法人尚未變更。“李風云在白酒行業創辦O2O平臺買買圈,或許會給貴州醇帶來新的思路。”上述離職的貴州醇管理干部告訴記者,近幾年貴州醇沒有變化、也很少發聲,或許李風云“互聯網+”的思路能夠給貴州醇帶來新的機會。對此,維維股份稱2017年貴州醇的目標是“止損、盈利”。
但對于枝江酒業而言,要面對的市場壓力和競爭則更為殘酷。在湖北市場上,原本白云邊、稻花香、枝江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經被打破。“白云邊的市場份額急速下滑。”楊承平表示,湖北市場已經成為安徽和湖北兩地酒企激烈碰撞的地方,尤其古井貢收購武漢黃鶴樓酒業,勁酒打造新品“毛鋪苦蕎酒”,兩大品牌勁頭十分兇猛。
作為已經離職的曹榮開,在之前就大刀闊斧地進行了產品梳理和團隊建設,并建立了以動銷為核心的營銷系統。按照枝江酒業的計劃,2017年該公司將繼續清理老化產品,省內主打枝江王和光瓶酒,省外主打普盒酒和光瓶酒,并力爭將主銷產品壓縮到20個以內,而枝江王的銷售目標是在三年內超過5億元。
就此,維維股份稱,今年白酒整體有向好的趨勢,對公司戰略調整、發力是正面的影響,我們會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從全國市場布局來提振兩個酒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