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是酒業市場表現的直觀體現。茅臺領漲持續了一年,未來一年,價格將如何變化,誰會成為價格策略的最終勝利者?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等一線品牌價格策略在2017年走入快車道,二三線品牌是否能夠緊跟?2018年價格將如何發展?不同產品帶的價格將如何變化?
2017年12月28號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公司生產經營情況的公告》,公告稱“2018年起,茅臺各級子公司必須按照1499元/瓶的標準出售飛天53度500ml茅臺酒,不助推價格,以保持零售價格的穩定。”眾所周知,2017年茅臺的限價政策與措施極其強硬,此前,媒體也曾多次爆出茅臺懲罰違規經銷商的消息。茅臺此番選擇漲價究竟為何?2018年茅臺領銜的名酒陣營還會出現大范圍漲價嗎?
疲于應付的茅臺
茅臺以漲價的方式與舊年作別,消費者意料之外,酒業人意料之中。2017年的茅臺面對的市場環境可謂是腹背受敵。前有高居不下,隨時可能失控的價格;向后則要面對五糧液、瀘州老窖的瘋狂追趕,全年堅守1299元/瓶的底線價格殊為不易,2017年對茅臺來說價格戰可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2018年茅臺如果還要堅持價格底線,不做改變,茅臺并不見得能夠憑借嚴政穩定市場。在《中國酒業》記者看來,2018年茅臺提價至1499元/瓶,于企業而言,松綁解負,讓茅臺的價值得到價格正確的反映,鞏固茅臺的市場地位。于行業而言,釋放活力,提高行業價格“天花板”,使行業競爭充滿流動性。茅臺漲價之舉如同黯然銷魂“掌”般蘊含力量,2017年底茅臺的漲價也可以看作是為2018年酒業市場的價格競爭定調,前有茅臺1499元的產品價格紅線,后來的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又該如何接招呢?對茅臺來說,2018年控價仍會是茅臺的主要任務,但從茅臺以往的調價行為預測,2018年茅臺再次漲價的幾率極低。
狂飆突進的五糧液
如果說“控價”是2017年茅臺工作的主旋律,那“漲價”對五糧液來說似乎也就成為其工作的重要內容。2017年五糧液經歷三次漲價,其產品出廠價先后由2017年前的659元/瓶漲至2017年初的679元/瓶,再漲至2017年10月的739元/瓶,三次漲價前后漲幅高達80元/瓶。究竟是何原因推動了2017年五糧液價格端的狂飆突進呢?
《中國酒業》記者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三:第一,五糧液的市場位置使然,五糧液、茅臺、瀘州老窖一直被視作中國名酒的核心軍團,漲價有助于鞏固產品地位。第二,市場規律使然,影響漲價的因素眾多,2017年受包裝成本漲價等突發因素影響,酒企生產成本增加,提高產品價格符合市場規律。第三,企業產品調整的需要,隨著消費的升級,酒業市場出現許多新的變化,比如消費群體的年輕化與體驗消費與場景消費的創新。通過漲價的方式倒逼,進而使得企業產品得到調整。《中國酒業》記者認為2018年五糧液產品調價仍存有可能,但不會像2017年那樣出現多次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