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茅臺生肖酒的發展脈絡,便能清晰的看到:第一輪的生肖熱始于2017年,高潮于2018年,終于2019年。
第一輪“生肖熱”為何結束于2019年?
2019年,茅臺在資本市場和消費市場的雙重火熱,讓人們認識到了“生肖熱”歸根結底是“茅臺熱”,于是人們又把目光放回到茅臺本身上,“飛天”開始供不應求,價格應聲而漲,而與之對應的茅臺生肖酒“豬茅”則正如它的顏色一樣,被“飛天”搶去了光芒,不在風口上,“豬茅”沒有飛上天,這一輪的生肖熱就此結束。
2020年是非常之年,疫情之下,“后千億”時代的茅臺依舊穩健,茅臺成為社會熱詞。茅臺旅游、機場代購、京東預約、淘寶搶購......從每天排隊茅臺旅游的老人,再到宿舍通過多個賬號搶茅臺的大學生,炒茅臺成為了一種“全民職業”。“茅臺”、“飛天”等詞語甚至成了社會熱點。相比之下,“早產”的“鼠茅”盡管有著絢麗的顏色,也并沒有為自己迎來太多的關注,其價格一度被同年分的飛天茅臺酒超越,“鼠茅”再次驗證了生肖熱的結束。
2月4日牛茅正式亮相,民生證券研報表示,“牛茅”出廠價由1299提至1999,指導價由1699提至2599。受此影響,生肖酒系列應聲大漲,就像2017年的“雞茅”一樣,在剛剛過去的幾天里,“牛茅”的預售價最高突破8000元。“牛茅”的火熱,拉動了茅臺生肖酒全線產品的價格,被冷落的“豬茅”、“鼠茅”的價格已經被炒至4000元以上。“牛茅”的火熱,能否掀起第二輪“生肖熱”?
“生肖熱”的本質是“茅臺熱”
想知道“牛茅”能否掀起第二輪“生肖熱”,要先明白“生肖熱”的本質是什么。
茅臺生肖酒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東施效顰者不在少數,2017年年底到2018年年初,各名優酒企接二連三的推出了本品牌的生肖酒,甚至連一些地方性的小酒廠也做出了自己的生肖產品。
然而,生肖酒領域的比拼其實歸根結底是品牌勢能的正面交鋒,顯然,任何酒企在茅臺面前都是螳臂當車。真正到了市場上,這些東施效顰者反倒變成了茅臺生肖酒的襯托,它們轟轟烈烈的入場,又悄無聲息的退場。
多家酒企的介入非但沒有稀釋茅臺在生肖酒領域的品牌勢能,反而把生肖酒這片藍海擴大了,說起生肖酒消費者想到依然是茅臺,市場事實已經告訴我們,生肖酒領域只會有一家企業做老大,不會有老二和老三,茅臺之外,再無生肖酒,而茅臺生肖酒的認可度取決于市場對茅臺的認可度。
“牛茅”提價背后的邏輯
生肖熱是貴州茅臺一手帶起的,憑借飛天茅臺的影響力,茅臺生肖酒的價格一度水漲船高。
但在“羊茅”、“馬茅”兩個占據高位之后,此后的幾款生肖一直不溫不火,因為大家已價格一度比飛天還要低,市場上不斷傳來唱衰的聲音。
截止到近日推出的“牛茅”,生肖系列已出8款,包括將來可以預見推出的4款,“十二生肖”是一個整體,有因年份和認知乃至炒作帶來的售價的差距,但沒有單體漲跌各異的情況。“牛茅”的拉動作用已經告訴我們,生肖酒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生肖集齊還有4年,如此重要的大IP,它的收藏屬性和文化屬性將會為之帶來巨大的價值。有茅臺的背書支撐,茅臺生肖酒持續漲價是必然的。但漲速往往由市場自然決定。
有業內人士推測,茅臺官方提價,就是想助推一下茅臺生肖酒的漲速。因為“牛茅”一旦提價,未來幾款生肖酒指導價只會漲不會跌。同時,“牛茅”的突然提價,則會顯得老生肖太便宜了,毫無疑問價格也會跟著上漲。通過提價,可以把新老生肖價格帶起來,重振市場信心。
茅臺為什么要扶持生肖?在2020年茅臺經銷商大會上,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衛東表示要調整產品結構,優化生肖等產品銷售。牛茅提價就是改革的第一步。不僅優化了品牌,還能增加營收。
在2020年茅臺經銷商大會上高衛東還立下了一份“軍令狀”:“打造世界500強企業”。然而從500強最新排行榜來看,其末位年營收約合1663億人民幣。2020年茅臺集團年營收預計1140億,距離目標至少還差523億。
茅臺的產能現階段已經逼近上限,差的這500多億,只能通過漲價或者優化結構去彌補,而漲價目前來看需要極大的勇氣,飛天的售價已經高到泡沫濃烈,市場罵聲一片,并且渠道才是飛天市場的最大贏家。因此只能通過優化結構來實現增長,但2019年后茅臺醬香系列酒的增長出現了數據上的乏力,在多個因素的疊加下,茅臺生肖酒的意義再次得以彰顯:此輪茅臺生肖酒的最后一款乙巳蛇年,正是十四五計劃的收官之年。照往年生肖酒1500噸的產量,此次提價,可增加至少20億年營收,單靠一款生肖就輕松完成4%的任務量。
但無論規劃以及理想如何,牛茅本身只是茅臺生肖系列酒的一個年份產品,本身并不具備太多的特殊價值,目前價格逼近6000元,更多的是中間商及“黃牛”對于這種存量有限產品的人為炒作,并不能真實反映牛茅的產品價值。隨著市場的理性回歸,很快就會價格回歸。
這幾天,“牛茅”的價格正在下跌,“預計最終跌至3000~4500元”。一位長期關注茅臺的經銷商告訴《中國酒業》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