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東臨沂拉面哥真可謂是火爆了全國霸占了頭條,當舉著手機的人們從全國各地涌向馬蹄河村,這個曾經偏僻落后的山村成了頂級“流量場”,而拉面哥僅憑一人之力就在家門口開辦“農村大集”的實力真是不容小覷。但是近幾日一些平臺就開始對拉面哥的短視頻做出了限流和封號,似乎預示著拉面哥“要涼”,不禁讓人唏噓。
其實,這種蹭流量、蹭熱度現象在白酒圈也不乏其例。當前,在茅臺帶領下,全國醬香白酒遍地開花,不論過去做過沒做過的,此時不是加緊建設上馬新生產線,就是加快轉型升級改造醬香產品。尤其是,因疫情原因,去年沒能如期召開的成都“全國糖酒會”終于在今年即將粉墨登場,但綜合各方面的新聞報道,似乎預示醬香將成為今年全國糖酒會期間的大熱門品類。
所以不難想到,屆時成都的各大酒店以及會展中心將成為諸多醬香產品集中亮相的舞臺,就如拉面哥家門口的“農村大集”一樣,各種聞而未見或聞所未聞“醬門之后”恐怕都會紛紛亮相,這將成為糖酒會難得一見的行業盛景。
然熱鬧的背后,不光有擁躉者,其實也有不少的靜思者在不斷隱憂,所憂的就是茅臺能夠引領醬香火多久?
茅臺為什么能火?
要回答茅臺還能引領醬香火多久,就要先了解茅臺為什么能火?
這其中第一要素就是善于“造事”,極大的引起了消費者的關注。其中最有名的數以下幾個:
一是巴拿馬怒摔酒壇獲金獎。故事傳說,當年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茅臺酒的工作人員見酒包裝土氣,不受待見,于是心生一計,故意摔酒破壇,酒香吸引了評委,也就有了“怒擲酒瓶振國威,香驚四座奪金獎”的佳話。于是,“茅臺酒一摔成名”之事,成了中國人振奮國威、揚眉吐氣的經典佳話,令幾代中國人激奮、拍案叫絕。但后來事實證明,這個故事純屬虛構,但茅臺卻因此博得美名,好聲不斷。
二是保肝護肝說。2002年,時任貴州茅臺酒廠董事長的季克良曾發表言論稱,通過調查發現茅臺酒能夠保肝,不傷肝。并根據統計數字表明,喝茅臺酒的人與喝其他酒的人比較,喝茅臺酒的人幾乎沒有肝病,而喝其他酒相同量的人有肝病。為證明這個觀念,茅臺還進行了一項科學研究,該研究結論是包括全國11個肝臟專家都簽字認可的,茅臺酒確確實實能夠保肝。但此后至今的時間里,茅臺 “保肝護肝”的觀念一直引發市場各界的熱議,不少酒企及業內人士均對此言論表示質疑。但是不管事實真假,很多消費者對茅臺是中國最好的酒的認知已經根深蒂固,很多普通消費者都已能喝到茅臺酒為榮。
三是連續多年申請“國酒茅臺”商標。提到茅臺酒,最先想到的就是“國酒”宣傳,但2016年12月26日國家商標局決定,“國酒茅臺及圖”商標不予注冊。資料顯示,茅臺自2001年9月13日開始申請注冊“國酒茅臺”商標,連續第九次申請失敗。因此2016年12月,彼時仍名為“國酒茅臺”的貴州茅臺將商評委告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但最終駁回了貴州茅臺的訴訟請求。雖然在“國酒”商標上敗走,但貴州茅臺的品牌打造仍是成功的。因此一提到“國酒”,茅臺依然是閃現在消費者心中的白酒品牌。
當然,茅臺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也絕不僅僅是依靠會“造事”,其中還有行業發展的趨勢造就。俗話說,“二十年河東,二十年河西”,如果有細致研究過近幾十年來中國白酒發展演變情況的,可以看出一條脈絡,那就是從改革開放到1994年以前,汾酒是行業老大,清香曾經一度占香型總數的近70%;到了1994年五糧液超過汾酒成為行業新的領袖,帶動了濃香型白酒的加速發展;直到2013年茅臺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首次超越五糧液成為行業新的領袖(此前2005年茅臺凈利潤曾首次超過五糧液)。
照這一行業周期計算,每一個香型周期都差不多有20年左右的活躍期,因此醬香型白酒至少要大熱到2030年左右。當然,這樣只是一種預判,在市場變局之下,很多情況都可能發生。
不作死就不會死的茅臺
如今,茅臺已經成長為巨無霸,其企業實力與品牌價值于同行中來說已無可撼動,因此許多專家斷言,只要茅臺自己不作死,沒有誰能打敗他。的確,其千億營收實力在業界除五糧液再無抗衡者。因此只要茅臺一日紅火,就能在一定范圍帶動醬酒集群繼續發展。
但是最近的茅臺也因“院士風波”深陷輿論漩渦,大家之所以對“茅臺院士”有如此大的反應,這與過去茅臺的一些特殊因素有關,因為茅臺長期與腐敗掛鉤,尤其是三公消費,所打擊的就是諸如茅臺一類的高端白酒消費。此外,大家對于“院士”有認知局限,入選兩院院士是一項崇高榮譽,對學術風氣和社會風尚都有極大影響。院士是我國科技界最高學術榮譽稱號,被推薦者基本都是對推動國家和社會科技進步有建樹的科技工作者。因此長時間以來大家都認定能被評為院士的都是那些在科技領域默默耕耘且做出重大貢獻的科技人員,只有他們入選才名副其實。雖然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白酒行業也是納稅大戶,但人們顯然更希望其他利國利民的科技領域得到激勵與扶持。
其實,“茅臺院士”入選并無不可,畢竟此前就有“煙草院士”。其實大家有爭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王莉她不是高校或科研院所的,而是一家企業的,這個是大家反對的最根本原因。茅臺幾十年的消費教育和市場培育,為醬酒市場貢獻了過千萬的核心消費人群。這部分核心消費人群對中高端消費人群造成了巨大口碑傳播和拉動效應,所以茅臺聚攏了一大批擁躉者,也聚集了一大批跟風者,但“樹大招風”,這才導致茅臺時時被關注、被挑刺。
因為醬香工藝特殊的生產要求,使得醬香酒對原材料、氣候、水源、窖池、工藝、貯藏時間等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這也直接導致醬香酒的稀缺性價值越來越明顯,使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選擇醬香酒,從而推動醬香酒的發展,也進一步帶動醬香酒的熱度持續高漲。
因此,醬香型白酒走紅是未來中國白酒發展的必然趨勢,抓住醬酒風口,乘風而上,是目前很多企業正在發力的最佳時期,希望茅臺能夠帶領醬酒產業走向更好的未來。但也要避免盲從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是醬香產品技術難度高、品質要求硬、時間成本長,沒有的實力的企業還請勿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