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約白酒行業發展和拉動價格下跌的產能總量過剩、產業集中度低、市場價格的認同等未根本性改善
3月21日上午,瀘州•中國白酒商品批發價格指數研討會在巨洋大飯店召開,瀘州市商務局發布了《中國白酒價格運行報告》(2015)。報告中談到,2015年白酒龍頭企業紛紛采取措施,使國內白酒市場逐步走出“寒冬”,消費呈現趨穩,價格出現回升的良好勢頭。2016年,白酒行業依舊面臨多重挑戰,低速增長將會是常態。
跌幅收窄白酒價格更趨于穩定
據瀘州•中國白酒批發價格調查資料顯示:2015年全國白酒批發價格同比指數月度跌幅逐步收窄,全年累計下跌2%,與去年同期相比,跌幅收窄了1.84個百分點,且各月高低值之間只相差 2.86 個百分點。全年白酒批發價格定基指數高低僅相差0.42個百分點,環比相差0.75個百分點,說明全年白酒價格穩定性增強,總體運行波動趨緩。
2015年,中國白酒行業面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經過近三年的深度調整,目前已開啟以“價”維穩,理性發展的局面。從目前發展的現狀來看,制約白酒行業發展和拉動價格下跌的產能總量過剩、產業集中度低、市場價格的認同等問題未得到根本性改善。
走勢分化三類酒價格有漲有降
報告中還指出,2016年,面對國際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和我國經濟增長下行的壓力,白酒行業的復蘇進程將存在不確定性,加之制約行業發展的諸多因素依然存在,白酒行業低速增長應該是常態。
面對如此形勢,報告稱,2016年白酒行業全面回暖的條件尚不具備,未來將呈現弱復蘇、低增長、不平衡的新常態。在價格走勢上,2016年全國白酒價格總體有望繼續企穩,不過還難以支撐白酒價格全面反彈,預計不同定位的白酒走勢仍將出現分化。
其中,高端白酒價格體系再平衡階段性完成,預計價格穩中有漲;地方酒價格上有壓力,下有支撐,預計價格穩中略降;基酒價格面臨去產能、去庫存壓力,預計價格穩中略降。
迎合市場借力東風化解過剩產能
對于白酒產業未來的發展,報告中提到,應大力進行供給側改革,逐漸有效化解過剩產能,使控量保價轉化為量價合理增長。目前,白酒行業的供過于求,產能擴張迅速是主要原因。因此,借著國家供給側改革的“東風”,化解白酒行業的過剩產能,才能使白酒行業走上正常發展的軌道。
應加強市場消費引導,培育成熟的層級消費群,精準發力,才能帶動白酒行業量價整體回升。應積極探索借“網”轉型,促進白酒企業線上線下融合,實現白酒行業共贏發展。當下,“互聯網+”已成大勢,白酒生產行業也應當跟上潮流,有針對性的調整研發、生產和銷售。多知道點
瀘州•中國白酒商品批發價格指數從何而來?
瀘州•中國白酒商品批發價格指數由四川省商務廳,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和瀘州市政府共同主辦,商務部市場運行司批復同意編制和發布。該指數的編制和發布由白酒指數辦公室專業化運作。該報告根據價格指數編制的科學理論和方法,依托國家調查系統對全國重點酒類銷售企業(商戶)的調查統計,選取中國知名白酒及相關產品為調查產品,經過加權計算編制指數。其調查區域覆蓋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調查點190個,調查規格品31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