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8日,2017年度中國酒業瀘州博覽會正式開幕,自2014年參與酒博會以來,這已經是第四年了,今年酒博會的主題為“舉杯中國,品味世界”,無論是從會議規格還是活動安排,本次酒博會都顯得誠意滿滿:從17日全天的5大酒種品評和小曲酒論壇到今天的開幕式和國際規格的國際酒業發展論壇、甚至包括明天的青酌獎發布盛典,可謂是第二會場,風頭不減!
小編根據自己這幾天的參會經歷,特摘取部分大咖的干貨觀點如下: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
2016年,中國從116個國家進口了各類酒類產品達980萬千升,占中國酒類總消費量的14%,比2010年同比增長了180%(備注:2010年中國的酒類進口量和出口量基本持平,之后出現逆差)。因此,中國的酒類市場已經是充分國際化的酒類消費市場。
1、酒類價值觀要與時俱進。因為,酒類價值觀是進化的、動態的,“價”和“值”本身就是兩個概念,“價”是企業行為,也是營銷行為;而“值”才是市場行為,因為,有價無市的價值等于零。所以,樹立符合現代消費規律的價值觀,尤為重要。要客觀務實地認識酒類價值觀,迎合時代潮流,反映時代精神,貼近當代人的生活體驗,引起消費者的共鳴,贏得社會的認知。
2、酒類價值觀還要有創新觀念。對酒類行業而言,除了技術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更要重視價值創新,只有以價值觀為主導,酒業創新才能實至名歸,酒業變革發展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
近年來,我國酒業快速增長,年銷售額達到9800億元,利潤總額超過1000億元。目前,中國釀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正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轉型升級,一個以消費需求為導向、以創新驅動為引領、增加品種提升品質創造品牌、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中國釀酒業時代正在到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是展示產品傳遞信息的有效平臺,是貿易洽談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是中國酒業發展的風向標,是全球酒業市場的驅動力,為繁榮我國酒業市場,挖掘潛力,增強活力,滿足內需,走向國際,發揮了積極而有效的巨大作用。
四川省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
今天川酒遠銷五大洲享譽海內外,2016年全省規模以上白酒企業釀酒400多萬千升,占全國釀酒產量近30%,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19億元,占全國酒類業務收入近35%,川酒已經成為四川呈現給大家的一張飄香的名片。
今后四川將更加注重創新發展,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學習借鑒國內外酒類企業先進的技術管理和營銷經驗:
1、大力優化四川酒產品的結構,以市場為導向,以品質為根本,進一步創建知名品牌,大力開發多元化精細化的產品,適應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2、更加注重文化的傳承,進一步挖掘和豐富酒文化,以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特色文化提升產品的文化內涵,滿足人們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3、更加注重生態環保,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加強對酒主產區環境的保護和治理,讓青山綠水常在長存,推動酒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著名白酒專家、四川大學教授胡永松
討論小曲酒,首先應該認清楚兩點:第一個就是讓白酒消費者,投資者能夠清楚的了解白酒,而不是以一個模糊的概念去推廣白酒;第二個是白酒的國際化要保持好白酒的特色,比如洋酒沒有任何改變,卻可以大舉進攻國內市場,本身就說明了很多問題。
標準化、規范化、穩定化會有力助推小曲清香型白酒的國際化發展,也是助推其在縣級以下市場有力健康發展的基礎。與此同時,要做到兩個結合,一是技術要與市場結合,二是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結合,唯有如此,才是小曲清香型白酒發展的基礎。小曲白酒是中國白酒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白酒工藝的提升做出了貢獻,也為白酒風味以及品質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貢獻。這些均是因為中國白酒是生物制品,而非化學制品,是生物制造業,而不應該成為受國家政策限制的行業。小曲酒的發展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缺乏科學性的描述,解決好這些問題,對小曲酒發展相當重要。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
小曲酒為什么沒有發展起來?這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沒有國家名酒引領,同時在解放初期,物資簡單匱乏,主要喝的都是小曲酒,無形當中給小曲酒套上了“價格低廉”的標簽。再有小曲酒在市場建設上沒有走向全國,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的是區域產品記憶,這些都阻礙了小曲酒的發展。
小曲酒發展的機會在哪里?怎樣去尋找機會?小曲酒生產企業要敢于喊出自己可以出國家名酒,要勇于創新,要在堅守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要創新更多的飲用方式,要從技術層面、文化層面、消費層面去尋找小曲酒的發展方向;小曲酒一定要走復合創新發展道路,把微生物做到極致,把原料做到極致,做出自己的風味特色,品質特色,真正把小曲酒的優勢體現出來。與此同時還要講好小曲酒的文化故事,把小曲酒的生產現場管理推到前臺,通過科研詮釋小曲白酒的科研魅力,真正打通小曲酒的消費通道。
瀘州老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良
八項規定對高端白酒影響還是非常大的,但是從目前來看,一線白酒品牌茅臺、五糧液和國窖1573快速增長,說明了兩點:一是這次調整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消費向名牌產品集中,向原產地品牌集中,這背后反映出消費者更關注食品安全,相對來說,品牌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背書,從這個角度來看,八項規定加速了這種集中。二是民間消費的大發展,過去的公務消費基本上已經退出了高端市場。
關于擁抱互聯網方面,瀘州老窖近些年也推出了三人炫、桃花醉這樣的產品,它們一個共性是這些都是電商專屬產品,這是渠道;同時也都是新的品牌,與線下是不沖突的。而對于比較成熟的五大單品,我們是比較謹慎的,因為產品銷售好的前提是維護好市場順序,關鍵是維護好渠道經銷商利益,一方面在數量上、價格上有約定;二是保證必要的監管體制。
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侯孝海
中國啤酒之所以給人“低端”大眾的感覺,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發展歷史短,也就是100多年的歷史,產業還沒有進化到更細分的程度;二是傳統的釀造技術決定,相對于國際的精釀啤酒而言,缺乏明確的品類溢價能力。而對華潤來說,我們努力方向是抓住消費升級的戰略窗口期,從目前來看,核心是產品的升級,雪花純生、勇闖天涯等中高端產品增長也不錯,一些個性化如聽裝啤酒、主題化的也不錯。
啤酒企業因為單價較低,而且物流成本很高,所以觸網目前主要集中在高端上,我個人更加認可一些專屬的線上產品開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