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提到江南,人們往往充滿了美好的想象,數百年來,江南地區的明山秀水孕育出當地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獨特的清冷溫潤氣候,也造就了“明前茶,貴如金”的美麗傳說。
作為優質茶葉的代表,明前茶的上乘品質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但對于品質背后的奧秘,卻鮮有人能說個清楚,事實上,由于明前氣候清冷,茶樹生長緩慢,發芽數量有限,導致了明前茶的產量稀少。而另一方面,經歷了一整個冬天的營養集藏,新發出的少量新芽富集了大量的營養物質,受蟲害影響較小,具有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等特質,因此,不論從品相還是品質來看,都可稱得上茶中珍品。
與明前茶相似,好酒的誕生也離不開獨有的環境與釀造工藝。
作為同處江南區域的中國八大名酒之一,洋河位處世界三大濕地名酒產區之一,坐擁“三河兩湖一濕地”的獨特自然環境,承襲洋河鎮千年釀酒的生態微生物群,素有“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南第一家”的美譽。優質的自然生態環境為洋河帶來了清冽的美人泉水,也鑄就了“頭排酒”的顯赫市場聲名。
頭排酒是什么?
一直以來,釀酒師傅們順天時、應地理,遵循“低溫入池、低溫發酵、低溫餾酒”的“三低工藝”,每年春分時節,釀酒師們將制作好的酒醅入窖封窖,歷經12個節氣,180天緩慢充足發酵,直到九月白露才首次開窖取酒。其中,每年開窖所取的第一排次酒,因其“酒綿恰似觀音柳,甘冽猶如羅漢松”,品質之好堪稱“酒中頭牌”,故稱之為“頭排酒”。
曾有人形容,低溫釀酒就好比是,煨湯時的“小火慢燉營養好”,這樣釀出的酒:小分子物質多、水溶性物質多、健康物質多,酒的品質也就特別好。
手工慢、發酵慢、儲存慢、出產慢——“四慢”再加上“三低”便成就了蘇酒的“三多”品質,即酒中“小分子物質多、水溶性物質多、健康物質多”。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洋河的2019年,那絕對非“品質”莫屬。
在前不久召開的“誓師大會”上王耀指出,未來要以工藝優化和促進原酒綿厚度提升為重點,緊緊圍繞綿柔機理深度應用,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生產服務,通過差異化打造,向市場輸送凸顯價值的口碑產品、向消費者提供打動人心的獨特產品。
如果說過去洋河靠著“綿柔崛起”,引領了白酒“從同質化到差異化”的品質突圍,那么現在洋河要靠“綿柔革命性突破”,推動白酒“從差異化到高質化”的品質創新。
通過洋河獨有的開窖節,業內對于“頭排酒”之概念已有所了解,此次,洋河將“頭排酒”之概念命名于一款具體產品,亦可看出這款產品承載著“品質革命”的重要使命。
事實上,早在去年的“中國白酒品評技術發展論壇”上,數十位老五屆國家白酒評委就對頭排酒進行過專業品鑒,并給予了 “無色透明,芳香濃郁幽雅,綿柔甘潤,酒體醇厚豐滿,香味協調,味凈悠長,風格典型。”的高度評價。
近日,洋河官方正式發布2019蘇酒·頭排酒上市發布會的準確信息,大會將于3月19日于成都華爾道夫酒店舉辦,以“酒中頭排,中國蘇酒”為主題。據透露,本次蘇酒·頭排酒特別采用儲存20年的頭排酒作基酒,30年頭排酒調味,經由國酒大師匠心打造。
活動現場還特別邀請了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酒界泰斗高景炎等一線行業大咖,洋河股份董事長王耀屆時將親臨現場,與現場專家展開深入交流,共話“頭排佳釀新未來”。屆時其上市時間、售價等重要信息也將一一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