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全國人大代表、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張裕)總經理周洪江做客新華網兩會特別訪談時表示,張裕將堅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通過穩健地推進國際化并購,力爭在“十三五”末期,將張裕打造成為一個資本、品牌、行銷渠道、原料來源國際化的跨國企業。
應對進口葡萄酒沖擊:據自身定位提升品質
中國葡萄酒市場已是國際葡萄酒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酒企面臨中國經濟轉型、調結構、穩增長的新常態,同時也不得不直面國際企業的競爭。
對此,周洪江表示,雖然中國葡萄酒消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中國葡萄酒市場還大有潛力,中國消費者對葡萄酒的消費觀念和飲用習慣還有待培育,行業的成長空間巨大。過去的一年,由于智利等國關稅減免的影響,大量進口葡萄酒很快涌入中國市場,稅收和成本的降低會對本土企業帶來競爭的壓力,但這種良性的競爭會促使行業做大。
“來自市場的挑戰,對于中國葡萄酒企業不僅是壓力,更應該是動力。中國企業應該根據自己發展的定位提升產品的品質,并控制產品的成本。”周洪江表示,葡萄酒是一種非常個性化的產品,相同的葡萄品種,在智利和中國不同產區釀造出的葡萄酒口感并不同。消費者有不同口味需求,企業應找好定位,提高品質,加大對產品的技術研發,生產受市場歡迎的產品。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出,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工匠精神”,讓周洪江印象深刻:“‘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這九個字,核心問題就是提高產品的質量。無論是在國外收購的產品,還是國內本土化生產的產品,品質、性價比一定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是我們努力奮斗的方向。”
為了促進中國葡萄酒品質的提升,周洪江今年帶來了兩大建議:一是建議進一步完善對葡萄酒監督檢測體系建設;二是建議通過運費補貼,鼓勵酒企使用國內的原料。
周洪江說,我國各大葡萄酒企業都在新疆投資建設了原料基地,當地也把葡萄酒作為一個重要產業來扶持,原本雙贏的局面卻不得不面對運費的考驗。葡萄從新疆運到煙臺,鐵路運費是從南美洲海運葡萄運費的3倍。面對相同質量的葡萄酒原料,生產廠家就不能不選擇原料的來源。對此,周洪江建議,政府可參考棉花等農產品的做法,在葡萄酒原料運輸方面給予一定的補助,以促進種植和生產企業的有效對接。
張裕國際化目標:五年內海外銷售占三成
“十二五”期間,張裕在河北、遼寧、新疆、寧夏和陜西等地發展葡萄基地,建立了酒莊,基本上完成了在國內的布局。未來的五年,張裕將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國際市場。
“在世界葡萄酒行業發展史上,海外并購是全球所有酒業巨頭的必經之路,同樣也將是張裕的必經之路。”周洪江表示,張裕已是資本國際化的企業,未來就應在國際視野上看張裕。“十三五”期間,張裕將穩健地推進國際化并購,完成國際化布局,力爭在“十三五”期末,使張裕真正成為一個資本、品牌、行銷渠道、原料來源國際化的企業。
據了解,目前張裕已經設有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美洲等五大進口酒公司,負責海外并購及代理品牌在中國的銷售。未來張裕還將繼續走海外并購道路,從2016年開始,張裕將陸續在智利、澳大利亞各收購1家酒廠,計劃收購1家法國波爾多梅多克酒莊和1家法國波爾多圣愛美隆酒莊。張裕國際化的具體目標是:計劃在五年之內,海外市場的業務比重將達到整個公司銷售額的三成。
周洪江表示,張裕希望通過并購境外企業,實現四方面的協同效應:一是增加銷售收入,擴大企業規模和市場份額;二是豐富產品線,產品形成互補性,通過并購彌補張裕在某些產品線的空缺;三是通過整合海外企業的原料、技術、設備等優質資產,使得張裕的釀造水平始終保持與國際同步;四是拓展國際市場銷售渠道,進一步將張裕的產品推向全世界。
周洪江同時表示,今后張裕將把更多在國內生產的優質產品帶到更多的海外市場,持續輸出中國品牌。據了解,目前張裕產品已經進入了英國皇室供應商維特羅斯、英國皇家酒行BBR、英國七星雅柏餐廳、迪拜七星級酒店、德國柏林卡迪威百貨、世界頂級豪華郵輪等高端消費場所。最近,張裕解百納還將進入西班牙家樂福銷售。
“未來張裕將堅持‘兩條腿走路,兩條腿一樣粗’的發展策略。”周洪江強調,不管是進口酒還是自產酒,張裕希望能夠給消費者提供最優的選擇,堅持在國內生產更多的優質葡萄酒,同時積極引進國外優秀的葡萄酒品牌,與國產葡萄酒一起來滿足國內市場多元化的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