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世界主要葡萄酒和酒精飲料Vinexpo展會執行總經理季伊姆·杰格利澤認為,中國國內葡萄酒需求在下降,葡萄酒進口速度也在走低,但盡管如此,據預測,至2020年前,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二大葡萄酒市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咨詢的專家也表示,毫不懷疑,中國在世界葡萄酒市場上的將做新的跳躍。
據俄羅斯衛星網3月13日刊登題為《中國“龍”準備征服世界葡萄酒市場》的報道稱,中國目前是繼美國、英國和法國之后的第四大市場。專家們認為,最近三年躍居第二位將主要借助于進口和地產葡萄酒零售。據中國媒體報道,市場將增長39.8%。這將是實實在在的結果,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支持葡萄酒消費。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研究所研究員陳鳳英這樣認為。她說:
"首先,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從而消費水平也日益得到提升,人們對生活就會有更高的需求。最近十年,中國的紅酒進口量一直很大,尤其是沿海城市,人民的人均GDP程度已經非常高了。人們的消費結構也逐漸呈現出多元化趨勢,這一點不僅體現在紅酒的需求量上,其他產品也是如此。在飲酒上,中國人原來可能只是喝國產的白酒、黃酒等等,但是受國際化的影響,無論是中國人到國外,還是外國人來中國,這種國際化的交流讓紅酒文化在中國逐漸發展起來。而且,中國的城市化發展進程非?,人口基數也大,城市人口比農村人口更容易接受這種對身體有好處的飲品?赡懿坏2020年,中國就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紅酒市場了"。
專家列舉了這幾年的資料,城市中的中產階層人數從2014年的3800萬人增加到2016年的4800萬人。也就是說,消費葡萄酒的人數一年中增加了2倍。在城市18到54歲人口中大約占11%。
據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資料,中國在葡萄種植方面據世界第二位。第一位是西班牙,中國之后是法國。2015年,中國成為葡萄生產世界領先國。其后是意大利、美國和法國。葡萄酒生產最大國家是意大利,然后是法國、西班牙、美國、阿根廷和澳大利亞。之后才是中國,但中國在這方面的差距正在縮小。市場分析師謝爾蓋·赫斯塔諾夫這樣指出。他說:
"這是完全正常的,要知道,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增長,消費也在向昂貴傾斜。葡萄酒并不是必需品,屬于昂貴品序列。伴隨中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酒銷量也在增加。相應的,生產量在提高,葡萄酒業也在形成,因此不排除,假以時日,中國將成為主要的葡萄酒市場。一方面,將大量消費葡萄酒,另一方面,產量也將增加。"
目前的情況是,中國的葡萄酒市場出現了不良趨勢。其中,消費快速增長同時,中國國內葡萄酒生產在連續四年下降。2016年,下降幅度為1%。中國酒類流通行業協會副會長趙宇這樣指出。《酒飲商務》網站也引用了他的看法。
據各方資料,去年中國葡萄酒進口量同比增長了15-17%。瓶裝葡萄酒進口增長幅度更大,達21.8%。實際價值為20億美元。
趙宇承認,進口正在打壓國內廠家,但在最近5年時間里,其總量不會超過40%。目前,中國葡萄酒的市場占有率為70%。他強調,國產葡萄酒的質量、營銷策略都在改善,銷售網點也在增加。首先是那些不太知名的二、三線品牌。
2016年,法國是中國葡萄酒的主要進口國。去年年中開始,從武漢、上海到里昂沿絲綢之路啟動了定期鐵路運輸,大大縮減了"波爾多"葡萄酒的運送時間。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利用與中國自貿區的優勢來增加其葡萄出口。2016年,澳洲葡萄酒出口中國同比增加了40%,從價值上看,同比增加了23%。中國就此成為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繼美國之后的第二大市場。
從2017年開始,針對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關稅將從2015年的8.4%下降到5.8%。2019年年初,關稅將歸零,對于澳大利亞葡萄酒商來說,將迎來"曙光"。專家們不排除,中國市場上的澳大利亞葡萄酒,將在最近4-5年時間里超過法國葡萄酒。目前, 法國葡萄酒在中國市場上占40%,澳大利亞占17%,智利占9%。
中國"長城"葡萄酒品牌位列世界前十。該公司已經收購了智利Biscottes和法國的Château de Viaud品牌。"長城"公司還計劃拿下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的著名葡萄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