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進口食品已成為平常百姓家餐桌上的?汀憬瓩z驗檢疫局最新發布的統計顯示,去年浙江共檢驗進口食品5508批次,同比去年增長18.76%。
啤酒進口量連續2年暴增
浙江進口啤酒的數量連續2年呈現暴發式增長。2015年浙江檢驗檢疫局共檢驗進口啤酒514批次、貨值2795萬美元,分別同比增長232%、312%,相比2013年則增幅分別達到10.5倍、26.9倍。
啤酒的主要進口口岸為溫州,約占浙江總量的95%。從進口來源看,德國和荷蘭的啤酒分別約占進口總量的41%和38%。
浙江檢驗檢疫局食品安全監管處處長虞躍分析說,2013年以來,由于歐元的持續貶值,歐洲啤酒的性價比明顯提高。另外,與前幾年流行低度啤酒相比,現在國內消費者的啤酒消費口味有所加重。歐洲產啤酒由于麥芽糖含量和酒精度較高,口感濃郁,消費量逐年呈上升趨勢。
不合格產品問題主要出在標簽包裝上
去年,浙江檢驗檢疫局共檢出進口食品不合格2104批次,不合格率為38%。
虞躍解釋說,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食品安全問題,而是未加貼中文標簽或包裝標識不符合要求,這方面達1193批次。真正存在產品質量問題的微生物超標或含致病微生物有21批次,食品添加劑超標或使用非食品用化學物質有13批次。對于標簽不符合要求的,允許在檢驗檢疫機構的監督下進行技術處理,經重新檢驗合格后,準予銷售、使用;涉及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的,檢驗檢疫部門一律采取監督銷毀或退運的措施,不得進入流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