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周素明:實體經濟發展應更看重質量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高質量發展”一詞。在我國已經邁入新時代后,發展質量如何適應新時代的變化成為重要議題,而實體經濟的發展質量應該成為國家發展質量的首要考量。他認為,當下許多為企業服務的措施都十分具體而實在,我國實體經濟一定會越來越好,并為國家的高質量發展作出實體經濟層面的貢獻。
周素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假如今世緣今天仍然叫高溝,這個酒廠能發展成什么樣很難說。而這個品牌的創新,正是改革開放年代的產物。”
不斷演變的時代要求著企業不斷革新。周素明表示,在改革開放后,人民生活水平較過去又有了很大提升,因此公司在2004年創立了國緣品牌。他進一步指出,國緣品牌賣得好的不是低價位,而是三四百、四五百元的檔次。而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老百姓得到了實惠,口袋越來越鼓,人民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變化——更追求更高質量的商品。
周素明還表示,當下白酒行業又遇上了一個極好的時代機緣。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更強、品牌意識更強,白酒已經進入消費者主權時代。因此,白酒企業現下的首要任務就是做品牌,做到有品質、有品牌、有文化。
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洪江:百年張裕駛入全球化時代
隨著中國消費升級,中國人對葡萄酒的購買力也在迅速提升,葡萄酒飲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周洪江認為,"中國已是全球最具成長性的葡萄酒市場。今年預計中國葡萄酒市場總量將持續增加。"
"但是,當前中國市場葡萄酒的消費日益多元化,進口葡萄酒占中國葡萄酒市場份額的比重也逐年攀升。"周洪江認為,"可預見的是,外國葡萄酒進入中國市場進程也將持續加快。中國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周洪江表示:"我們要傾力促進張裕在品牌營銷、整合優質原料資源、釀造工藝技術等方面與國際一流水平全面接軌,使張裕成為世界知名葡萄酒企業。通過全球布局,希望消費者從張裕這杯濃郁的酒中,既能品出百年歷史的厚重,也能品出全球布局的多樣性。"
三溝酒業董事長吳京耕:讓東北白酒找到文化自信
三溝酒業董事長吳京耕日前在兩會期間接受采訪時表示,東北不是沒有文化,而是東北有些酒企對于歷史文化的聚焦、挖掘和傳播不到位。多年來,三溝酒業一直秉承文化致勝的理念,著力進行文化創新,以文化力提升核心競爭力。比如說,距三溝酒業僅9公里的阜新查海遺址為紅山文化源頭,是中國谷物釀酒的起源地、中國酒文化的起源地。這也為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注入了8000年的文化勢能。三溝酒業以此創意并注冊了“三溝紅山酒祖”商標,并研發了紅山酒祖白酒。“紅山酒祖”極大提升了三溝品牌價值,讓三溝酒業有了進一步加速品牌擴張的文化動力,也讓東北白酒行業找到了文化自信。下一步,我們將以8000年酒祖文化品牌打造三溝酒業的核心競爭力,并且已將中國谷物釀酒起源地文化內涵深度融入三溝4A級工業旅游景區建設之中。
王建偉:盡快制定白酒行業包裝國標
安徽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王建偉認為,如此龐大的產銷總量所產生的包裝垃圾數量驚人,目前國內還沒有相關的機構和權威部門就我國一年酒類消費所產生的不能回收再利用的包裝垃圾作過詳細準確的調查統計。
王建偉近幾年來對當地白酒包裝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反映,中國高中端白酒的包裝多為3層包裝,低端白酒多為1-2層包裝,不管是中高低端白酒,第一層包裝所采用的材料大多以玻璃和陶瓷制品為主,其中玻璃制品所占比例約6成以上,陶瓷、金屬類等其他包裝材料制品所占比例約4成。按2015年中國白酒年銷量1278.8萬千升、0.5升為一個包裝單位計算,中國一年所產生的白酒類陶瓷器皿包裝垃圾約102億個。王建偉建議,盡快制定白酒行業包裝國家標準,科學合理的規范白酒行業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