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2020年的酒業發展變得格外不同。如今,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搶抓酒業新機遇、推進白酒新發展,成為當務之急。
作為中國白酒的勢力陣營,川酒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力。5月9日—12日,四川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的順利召開。
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突出特色優勢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的發展。進一步提升川酒品牌形象,讓川酒香飄天下,享譽海外”,這為提振川酒發展釋放強烈信號。
在此期間,作為四川省人大代表,五糧液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瀘州老窖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郎酒股份總經理付饒等,紛紛結合區域經濟圈建設、工業產業發展、提振川酒品牌等議題為酒業發展獻言獻策。
面對“兩手硬”的任務要求,川酒發展呈現怎樣態勢?2020年如何實現更大的創新突破?這又為中國酒業發展提供哪些創新思路?
1、為川酒發聲,開啟“提速”新賽道
放眼全國來看,川酒一直位居中國白酒的第一集團軍,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等“六朵金花”更是川酒發展的核心引擎。因此,他們作為四川省人大代表為川酒發聲,從思維視野到戰略思考上都有著極大價值。
要點一:緊抓新機遇,做強主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為中國白酒的領軍品牌,五糧液從2017年至今,連續3年每年跨越一個百億臺階。這不僅歸功于持續釋放的革紅利,更得益于五糧液強勁的品牌實力和發展動力。
作為四川省人大代表,五糧液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表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黨中央重大的戰略決策,是國家打造的內陸開放戰略新高地。五糧液將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積極找準融入的方向、功能和重點,搶抓新機遇、推進新發展。
第一,要為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在今年的特殊形勢下,要保持穩定增長。去年五糧液首次跨越千億臺階,今年一季度酒業主業保持了16%的增長,符合增長預期,好于行業平均先進水平,即在酒行業前10大上市公司的業績來看比較好”。
五糧液堅持聚焦主業,做強主業,全年確保實現年度預期目標,為“十三五”收好官,“十四五”開好局奠定基礎,為宜賓建設全省經濟副中心作出新貢獻。
第二,高起點規劃、高質量投入、高標準建設五糧液產業園區。加快把五糧液產業園區打造成為中國酒行業規;I先的標桿、數字化轉型的標桿、生態化發展的標桿以及文化建設的標桿。
第三,進一步落實推進成宜戰略合作和南向開放合作中涉及五糧液規劃布局的重大項目。
第四,充分利用綜保區的特殊功能和政策優勢。加快在保稅區建設白酒研發中心、酒類進出口物流分撥中心、酒類進出口公共檢測平臺,并利用檢測平臺向國家申請建設白酒國際技術貿易措施評議基地。
此外,李曙光還建議,繼續加大川酒的戰略性重組力度,進一步提升川酒的品牌形象和整體優勢。
要點二:抱團取暖,共挑大梁
“白酒企業要整合全產業鏈的競爭力,倡導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抱團取暖,度過行業的冬天。”
瀘州老窖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表示,此前,瀘州老窖已經對產業鏈的中下游企業,進行了分類的幫助和合作。特別是針對中小微包材企業、物流企業采取優先采購,提前付款等方式,力所能及提供幫助。
針對經銷商、終端客戶,采取融資服務、貼息補助等一系列的活動,來幫助他們解決動銷和庫存的問題,也為下一步市場的恢復打下基礎。
針對快速恢復銷售市場,劉淼表示,由于傳統白酒企業是完全市場競爭的產業,瀘州老窖在建立銷售為王的基礎上,于復工復產之初,就對銷售端和市場端首先發力。
通過線上線下,采取微信、電話、視頻,以及當面拜訪等方式,和前端客戶、終端客戶以及重要的消費者進行溝通,增加了和消費者、客戶之間的聯系。
此外,面對疫情,白酒企業要積極開辟新的消費場景,新型配送方式,瀘州老窖也正對新的消費渠道進行研究和布局。
要點三:抓好品質、品牌,做好逆周期前置性投入
“來自政府行政效能的提升,讓郎酒獲益頗深”。同時,郎酒股份總經理付饒表示,疫情給市場帶來一定影響,消費者的認知方式、消費方式、購買方式發生了改變,但需求不會消失,抓好品質和品牌應是企業未來發力的方向。
為盡可能地降低新冠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郎酒實施“三品戰略”、“C端戰略”、“長期主義戰略”,生產、銷售、體驗三盤互動,推動“品質+體驗”互動模式升級。
對于未來的發展方向,郎酒積極進行逆周期前置性投入,堅持打牢基礎,抓好產能和品質建設,筑牢品牌,提升服務,改變跟商家、跟消費者的溝通方式,從而更好地應對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市場環境,迎接市場拐點。
截止4月底,郎酒電商渠道銷量增長近30%,連鎖渠道的銷售已超去年同期。未來,郎酒將繼續狠抓六個方面——抓基礎補足、抓品質升級、抓品牌提升、抓產品完善、抓消費者溝通、抓機制更新,積極作為、補足短板,練好內功。
2、從川酒看全國,核心優勢有多強?
首先,對于川酒來說,四川酒業產區優勢明顯。
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總產量785.95萬千升,四川全省累計生產白酒366.8萬千升,同比增長3.6%,占全國的46.7%,即將“控股”白酒業;同時,四川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53.0億元。
可以說,川酒從產量到營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白酒的基本盤。
其次,從產業優勢角度來看,以宜賓、瀘州為代表,川酒用實力上演中國白酒“雙城記”。
結合相關數據看,2019年,宜賓市55戶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產量67.7萬千升,實現營業收入1302.7億,實現利潤總額283.2億。
2019年,瀘州市酒業實現營業收入897.1億元、增長13.3%;實現利潤總額113.7億元、增長39%;實現酒業稅收81.5億元、增長20.1%。
硬核數據的背后,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時也有力地證明了白酒產業在當地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貢獻。
為此,宜賓積極深化白酒產業結構調整,建強基地,整合資源,推廣營銷。特別是深入開展品牌營造系列活動,高質量辦好中國國際名酒文化節,全方位宣傳“中國白酒之都”、“世界十大烈酒產區”和“五糧濃香”產區品牌,提升白酒辨識度、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同樣的,在今年年初,瀘州市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林興表示,瀘州市正大力實施品種調整、品質提升、品牌培育“三品戰略”,加快推進酒類重點項目建設,推動瀘州老窖、郎酒、川酒集團以及“小金花”、“小巨人”企業做優做強,力爭今年實現“千億白酒產業、百億稅收”和“千億園區”的目標。
再有,以“六朵金花”為代表的名酒集群優勢,正在持續放大。
目前,川酒“六朵金花”包括,五糧液、瀘州老窖、水井坊、舍得四家“上市金花”,以及還未登陸資本市場的劍南春、郎酒。不過,郎酒股份的上市進程加快,目前已進入IPO輔導階段。
“六朵金花”企業2019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532.0億,實現利潤369.0億?梢哉f,“六朵金花”不僅實力領跑川酒的發展,而且還引領著中國白酒的進程。
相信隨著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取消部分白酒產業限制政策,行業和品牌的集中度不斷增加,包括川酒在內的優勢產區必將迎來重大利好。
從川酒看全國,持續挖掘核心優勢,未來前景可期。2020年,對于白酒行業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川酒要努力實現“比大更強”的目標,危中尋機突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