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 趨向提價、產品升級
洋河股份、郎酒、劍南春、汾酒等次高端品牌酒,集體嗅到了“300元-600元”單品的巨大商機,紛紛升級優化產品,同時提高價格。
“本輪白酒的消費升級主要體現在低端的淘汰和中端以上的爆發。”湖南省酒業流通協會鄭先生表示,目前白酒廠家正在將原來的低端酒直接淘汰或者提質優化后提價。
在高橋經營白酒的劉志強告訴記者,現在市場低于50元/瓶的低端紙盒酒在市場上快速減少,低端酒的淘汰效應正在顯現。比如,往年古井貢都是以80元/瓶價格款為主打產品,而今年春節,120元/瓶、200元/瓶甚至更高級別產品呈現爆發式增長。
其他酒企也紛紛淘汰低端產品,優化產品、提高價格。進入2017年,洋河股份、郎酒、劍南春、汾酒等幾大次高端白酒巨頭也開啟了漲價節奏。
記者了解到,1月5日,紅花郎系列產品以及郎牌郎酒出廠價格進行全面調整,其核心單品出廠價上漲幅度為10%。同時,劍南春水晶劍實際出廠價每瓶提高10元,煙酒店的成交指導價提高到370元/瓶;1月20日,沱牌對52度、38度和42度舍得酒的供分銷商及終端渠道價、團購價、分銷商及名煙名酒店團購價進行了提價;2月28日,四川古藺郎酒銷售有限公司再次下發價格調整的通知函,3月1日起調整紅花郎系列核心聯盟商價格,紅花郎系列產品執行2017年新調整后的出廠價格,青花郎取消所有配贈政策。
“茅臺、五糧液價格上去后,次高端也有了提價的動力,同時漲價也是維持品牌地位的需要。”鄭先生表示,此外,各類原材料的上漲也是酒企提價的原因之一。“不過次高端白酒漲價是非常謹慎的,步步緊盯高端白酒和市場反應。”
動作 扁平渠道、打造大單品
“我們今年的營銷策略做了大調整。”某中端酒在湖南的營銷總監榮先生告訴記者,以前高端和次高端白酒市場都比較好做,大家只需要按照層層經銷代理就可以了。現在情況變了。“層層代理,價格不透明,代理積極性不高,難以形成合力!”他表示,從今年開始,公司將新推出的單品采用“聯盟”的銷售模式,大小經銷商都直接對接總公司,價格利潤透明。除了賣貨的利潤外,還將根據年度公司利潤給經銷商分紅,讓公司賣出的每一瓶酒與每位經銷商都能掛上鉤。“互聯網時代,扁平、透明化管理,加上聯盟分紅制度,來調動經銷商的積極性,形成合力去開發市場!”
記者了解到,另一知名中端酒也在大力推行新的模式,直控3000個核心終端門店,原本14個扁平模式市場在2016年已有12個轉化為新的模式。
同時,在產品結構上,縮減產品線、重點打造大單品也是次高端白酒的新策略。
“提起茅臺,大家想到飛天;說起五糧液,你能想到普五。高端酒都有自己的大單品,而次高端酒沒有。”榮先生透露,今年他所在的酒廠將推出零售價500元左右的大單品,進行重點打造,以爆款單品帶動品牌銷售量。
記者觀察,未來次高端白酒更重品牌
隨著白酒行業回暖的趨勢明朗,次高端白酒從“保份額”進入到“搶份額”的貼身肉搏。不過,消費升級之下,消費者品牌意識加強,為次高端品牌酒的增長提供了助力。在大眾消費和商務用酒場景下,夢之藍、水井坊、舍得、劍南春等次高端品牌白酒有牌子作為“面子”、有價格作為“里子”,成為很多消費者的最優選擇。預計,品牌次高端酒將愈來愈擠占掉雜牌酒的原有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