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釀造是中國傳統技藝的典型代表,發源于農耕背景下的元明時代,沿續至今具有無法替代的工藝與特色。傳統工藝的優勢在于鮮明的特色與口傳心授的絕活兒,而劣勢在于缺乏規;a與流通所必備的統一規范。標準,是現代制造業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銜接著商品的生產環節與流通。今天的中國白酒,要想緊跟時代的步伐,適應當代消費者日益提升的市場需求,進而走向更加廣闊的世界舞臺,必須在標準化建設上與全球接軌。
繼濃、清、醬三大主力香型標準紛紛出臺,形成基本完整的標準體系“梁柱”,白酒特色香型的標準化進程也蓄勢待發,加速取得進展!吨袊茦I》記者注意到,富有濃郁湘西特色的馥郁香型白酒標準化工作在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中糧集團等行業權威機構與大型國企的推動下,尤其引人注目。
2018年12月25日,國家標準委下達2018年第四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國標委發函[2018]83號),其中包括由全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的《馥郁香型白酒》國家標準制定計劃,計劃編號為20184342-T-607,該標準計劃由中糧集團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等負責起草。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2019年3月7日,《馥郁香型白酒》國家標準起草啟動會議在中國酒業協會成功召開。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副秘書長甘權,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院長宋全厚,中糧酒業黨委書記、董事長、酒鬼酒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浩,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董順鋼,以及中糧酒業投資有限公司、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湖南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及其他相關企業領導參加了會議。與會代表圍繞當前標準制定的背景與意義、標準制定的工作流程與進度安排、馥郁香型白酒術語和定義等進行了溝通交流。
王延才理事長在講話中表示,不同香型的產品體現著不同的風格特征,從而形成了中國白酒百花齊放的現狀,從產品類型角度來講,馥郁香型白酒是中國白酒產業中非常重要的類型之一,在原材料、工藝、產品風格、風味物質等方面對產業發展影響深遠,作為制訂工作單位,協會將切實履行職責,全力以赴做好相關工作。
宋書玉副理事長在講話中指出,在品質和價值表達體系中,標準化體系建設十分重要,未來擬通過系列標準的修訂與制定構建白酒標準表達體系。2018年協會已完成白酒年份酒標準、白酒產品溯源體系標準、飲料酒分類標準的修訂,從戰略的層面做好了頂層設計。
中糧酒業黨委書記、董事長、酒鬼酒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浩代表起草申請單位在發言中表示,建立“馥郁香型白酒”國家標準有利于傳承和發揚中國白酒釀制技藝,有利于豐富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對擴大“馥郁香型白酒”品牌影響力,保證白酒產品質量,促進中國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對“馥郁香型白酒”國家標準起草的前期準備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及工作展望進行了系統的匯報,與會代表分別提出了相關的建設性建議,為后期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馥郁香型白酒:色清透明、諸香馥郁、入口綿甜、醇厚豐滿、香味協調、回味悠長,濃、清、醬三香和諧共生,一口可品“前濃、中清、后醬”馥郁三香。馥郁香型白酒釀制技藝是在傳承湘西民間釀酒工藝秘方基礎之上,大膽吸納現代大、小曲工藝各自優點,將三種工藝有機結合形成的創新白酒工藝,在中國白酒業獨樹一幟。主力產品包括:“紅壇”酒鬼酒、內參酒、湘泉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