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一家保健品結合葡萄酒銷售的公司任職,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行文,希望能引起行業思考。
我在這個行業,成功了解到實現了保健品與葡萄酒的“跨界營銷”,并獲得了驚人利潤。
動手寫這篇文章,源于一位好友向我抱怨:“家中的老人前幾天花了298元買了一盒說是從什么葡萄酒中提取的白藜蘆醇口服液”。
其實筆者所在公司正在做這個業務,雖然白藜蘆醇確實是葡萄中的一種多酚物質,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作用,不過從未聽說這還能從葡萄酒中提取出來。
一瓶餐酒,可灌裝5盒白藜蘆醇口服液,價值1500元
上面所說“白藜蘆醇口服液”,筆者了解到,其實很多公司是直接用低端進口餐酒重新灌裝而來,每支10毫升,包裝成15支一盒,選擇精美外盒,每盒可以喝15天。
筆者所在公司,750毫升標準瓶葡萄酒(當然可能是更低價的原酒進口葡萄酒)可以灌裝75支“白藜蘆醇口服液”,15支成本不超過5元人民幣,每盒卻賣出298元價格。
按照一瓶750ML酒可灌裝5盒來計算,5盒白藜蘆醇口服液零售價格接近1500元。
高額定價帶來的是業務員的豐厚回報,據業內人士透露說,這一行普通的業務員月薪過萬完全不是什么事兒,過兩萬也實屬正常,這真是用行動詮釋了什么叫“悶聲發大財”。在他們面前,程序猿,設計師完全排不上號?墒,就算有的老人年紀大了,畢竟腦袋還是清醒的,為何會付出如此高的價格買回這些收效甚低的產品呢!
把老年人當核心消費者
筆者所在的這家公司,所有的目標就是老年人。
老年人交際圈子慢慢縮小到社區、院落、鄰里上。賣“白藜蘆醇口服液”的業務員便深蘊此道,先是以送禮名義將老年人邀請到一個地方,態度熱情和他們聊天,甚至直接稱其為干爹、干媽。
業務員還會主動拿出某些“先進”儀器為老年人檢查身體,一來二往,漸漸讓老人們的防備降低,此為“套近乎”。
在送了兩三次禮以后(多為米、面等不值錢但老年人看重的家常物),業務員便會對老年人講:“今天我們公司進了國外一款最新的保健品,正在搞XX活動,原價1000現在只要xxx,并且還買一送一。一般經過這兩個環節,很多老人們便會很爽快的買下來了。
為何老年人容易被打動
當子女在責怪自己父母亂花錢的事情,卻并未從老年人角度去思考,殊不知,表面上老年人是花了冤枉錢,買了沒用的產品,實際上,他們這樣確實彌補了一些老年人心中的空虛感。
“保健酒”業務員的做法,使得老年人重新獲得了新的社交和朋友圈,學到了很多健康養生的方法,她在同齡人圈子里擁有和滿足了小小虛榮心,她有了獲得新知識了解外面的信息渠道。這些都是他們所缺失的,相對于忙于工作1周甚至一個月都不能見面的子女,這些熱情關心自己的“業務員”反而顯得更貼心。
當然,筆者這樣說完全不是在美化這個“行業”,畢竟說到底,他們都是利用了老年人的空虛心理以及信息不對稱來牟取暴利,而且類似“白藜蘆醇口服液”這種表面是保健品實則三無產品的安全性始終是個隱患。這里向大家說出,也是為了讓大家了解此類公司的真相,一個夾縫中能夠存在的產業也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價值,再去批判也很難把他根除,或許今天講到的也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我只是想把一個真實的業態呈現給大家,其中滋味就各自評判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