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進口葡萄酒在中國市場的排名出來后,WBO發現排名前十的名單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最大的變化是德國葡萄酒,跌出了前十,被葡萄牙超過。而在2014年,德國葡萄酒對華出口金額還排在第九位。
2015年進口國排名
(數據來源: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口商分會)
2016年進口國
(排名數據來源: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口商分會)
雷司令干白和冰酒曾經是德國葡萄酒的拳頭產品,在國內具備一定知名度。為何短短2年時間傳統十大進口國之一的德國反而被葡萄牙超過呢?為此,WBO進行了一番調查。
德國漢凱集團中國區代表顧育平證實德國葡萄酒的確在下降。他認為原因有三:首先是因為氣候原因,德國產的紅葡萄酒比較少,而中國市場消費者更喜歡干紅。尤其是近年來,整個白葡萄酒的占比都在下降。
其次是德國啤酒的競爭,以前德國有幾家大葡萄酒廠的白葡萄酒在中國有一定份額,比如黑塔。但是這兩年德國啤酒崛起,占據了白葡萄酒的傳統主流市場,如福建、浙江等地,而且德國啤酒價格便宜,也能搭配海鮮。酒種競爭導致德國白葡萄酒下降。
第三是新西蘭白葡萄酒的替代競爭。新西蘭葡萄酒是零關稅,加之近年來新西蘭的移民酒也逐步進來,新西蘭的長相思也是獨樹一幟,移民酒進口商或送或賣,對德國白葡萄酒形成了替代。
德國萊茵肯德曼酒業集團中國區代表葉浚告訴WBO:去年葡萄牙超過德國,是因為葡萄牙的酒產量較大,國內市場小,而且價格便宜。在他看來:德國葡萄酒傳統的高價值產品——冰酒,前幾年幾乎絕收,好不容易2016年恢復了部分產量,冰酒的歉收對出口額是有一定影響的。此外,德國的產區協會在中國推廣聲音比較弱,推廣活動效果不明顯也影響了市場份額的提升。
商源國際酒業副總經理代鵬軒指出:德國葡萄酒的市場地位下降和全國白葡萄酒消費總量降低有關,這是消費結構的變化。他舉例“以前浙江寧波、臺州是白葡萄酒消費重鎮,近年來這個結構有改變,以前的主流白葡萄酒品牌銷量都在下滑。以我們五六年前運作市場的經驗,在浙江和福建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的比例是3:7,現在已經變成1:9,紅葡萄酒可以自飲、送禮、婚宴,而白葡萄酒的消費場景要特殊得多,當然量就越來越低。”
杭州歐博名莊總經理王一涵指出:過去因為浙江、福建地區飲食中海鮮、河鮮比較多,干白葡萄酒的消費量自然高,但是這兩年因為干紅上升比較多,因此干白的市場占有率相對變低了。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紅酒偏好還是主要的,要么是因為紅色更吉祥喜慶,甚至單寧含量高更有益健康。中國人吃肉越來越多,喝葡萄酒也隨之增加,但大多數消費者不想分得太細,太麻煩,有紅葡萄酒就夠了。其實,在干白的傳統市場,消費者是相對穩定的,不會有大起大落。
筆者查閱進口量數據,也證實了王一涵的說法,2015年德國葡萄酒進口量是3801噸,2016年為3810噸,變化幅度在一個貨柜,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新晉第十位葡萄牙的增幅卻非常明顯,達到了18.2%。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德國葡萄酒自身增長的停滯被其他國家反超,由此導致了2016年中國市場占有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