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進口葡萄酒成為餐桌上身份地位的象征,無論是商務談判還是朋友聚餐,漂洋過海的法國酒成為了撐場面的利器。法國五大名莊在華銷售價格一路飆升,“千元葡萄酒,不是千元一瓶,是千元一杯”。一段時間業內人士如此調侃法國酒在國內價格虛高的情況。
隨著消費者的日趨成熟,新世界酒的快速涌入,法國葡萄酒的日子是日漸低迷。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進口葡萄酒總量同比增長44.2%,進口額同比增長34%,然而,進口均價卻一路看跌,下滑7.3%,值得一提的是,進口葡萄酒均價從2014年就已經開始下滑。
從數據上不難看出,國內葡萄酒市場呈現量升價跌的趨勢,國內進口葡萄酒價格遭遇滑鐵盧的原因,是來自大眾消費走俏和進口成本降低所致。與此同時,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有所變化,不再盲目地迷信法國酒,從面子消費到性價比消費轉變。無論是看數據,還是分析消費趨勢,國內消費進口紅酒已經告別“人傻錢多”的階段,品牌不再是在華吸金的惟一法寶。產品品質、口感、產區等綜合因素影響著國內消費者。所以,如果進口酒商還寄希望于產品概念的包裝,而不是關注消費者,最終一定會被市場所淘汰。
據了解目前海偉酒類交易市場經過7年的發展,海偉酒類交易是國內首家酒類實體交易平臺,無論是資產規模,還是創新能力、發展后勁等都堪稱行業魁首。經過近7年快速發展,該市場已匯集全球各國優質酒莊200多家,保持溝通的近1000家,跨境O2O、B2C、C2C互聯網商城即將上線運營,公司擁多個保稅區、自貿區稀缺的土地資源項目,在天津自貿區核心保稅區內已經建立了24000平的恒溫倉儲基地,也為保障酒類食品安全,引導、推動進口酒類市場“合法化、規范化、標準化”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資源整合、共贏的發展趨勢深入市場,吸引社會各界集團、精英不斷加入或深度合作。
未來也必定作為合理,合法,規范化市場運作的行業標準,推動葡萄酒文化合法化在國內運營,推動葡萄酒文化的,正規傳播,給消費者帶來實惠,給經營者帶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