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疲軟的王朝酒業被曝擬通過內部機制改革打破目前的頹勢,推動企業重回發展正軌。3月1日,北京商報記者從王朝酒業相關負責人處證實,王朝酒業已啟動大力度機制改革,重新設置公司部門和崗位職責。業內人士分析稱,王朝酒業近幾年持續虧損,企業整體運營較滯緩。此時王朝酒業改革內部機制,有利于重塑營銷體系,但當下已經錯過國產葡萄酒的發展黃金期,再加上進口葡萄酒擠壓,王朝的自救之路并不輕松。
內部改制
靜水投石,王朝酒業突然改制引發行業關注。一位不愿具名的王朝酒業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該公司近日召開機制變革動員大會,正式啟動內部機制改革,破除銷售系統內部人為設置的行政架構禁錮,重設公司部門和崗位職責,明確績效指標,公開薪酬體系,并面向公司全員重新競聘上崗。
據了解,王朝酒業此次崗位競聘從營銷總經理認領經濟任務指標開始,副總經理至各業務地區經理崗位,將面向王朝全體員工,不設門檻、不設限制、不設條件,競聘員工由管理層共同考評。同時,王朝酒業對部門職責、任務指標、薪酬績效、團隊編制、考核方式全部公開,強調人崗匹配、雙向溝通、共同確認。目前已有超50人次參與營銷系統部門和業務地區經理職級競聘,全部過程將于三月上旬完成。
對于內部改制原因,熟悉王朝酒業的知情人士透露,王朝酒業近兩年已在區域市場和產品方面有所布局,2018年引入新機制可以解讀為持續性進階動作,可進一步打破該公司內部的現存禁錮。同時王朝酒業還對營銷團隊實行激勵政策,提振員工信心激發內部活力。種種動作都在為該公司重回運營正軌和股票復牌做鋪墊。
積重難返
眾所周知,王朝酒業早年鼎盛時曾與張裕、長城葡萄酒齊名。自2013年因虛構銷售收入、不適銷存貨去向不明等被匿名舉報后,該公司又先后經歷停牌調查、高管震蕩、白菜價出售名莊酒等多起負面事件,整體發展進入低谷。而去年王朝酒業連續披露2012-2016年度全年初步業績后,停牌近5年、業績5年連虧更引發行業唏噓。
據公告顯示,該公司2012-2016年度全年業績分別為11.54億港元、8.74億港元、6.69億港元、6.27億港元、4.52億港元累計實現銷售額37.76億港元,同時因五年連續虧損,累計虧損總額高達13.63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達11.05億元。雖然王朝酒業近幾年業績虧損出現收窄,但目前該公司仍無業績捷報。
對于業績虧損原因,王朝酒業曾指出,首先是因為收入下跌。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消費轉趨審慎;全國商超系統表現不理想及進口葡萄酒的影響,尤是中低檔進口葡萄酒擠占了國產葡萄酒的市場份額。其次是因為對品牌建立、銷售和市場營銷渠道重新調整規劃的投資持續增加,用于市場轉變及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此成本與毛利抵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