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茅臺集團欲做“減法”,剝離子公司白酒業務“瘦身”的說法引發業內的關注。
據媒體報道,茅臺集團下屬有21家子公司,其中不少都曾涉足白酒行業,茅臺集團正在啟動內部子公司白酒業務的整合,整合結束后茅臺集團涉及白酒業務的子公司,將只保留茅臺酒股份公司和習酒公司,其它子公司如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技術開發公司、貴州茅臺酒廠集團保健酒公司等或將剝離白酒業務。
對于上述消息,記者致電貴州茅臺內部相關負責人電話,但直至截稿,尚未得到官方回復。
不過,從事貴州茅臺對外聯絡事務的人士對記者表示,近段時間,茅臺集團內部開了一個研討會,會上專家提出了上述有關茅臺子公司剝離白酒業務的說法,不過,截止到目前,對此事尚沒有最終的決定。
欲剝離子公司白酒業務瘦身?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茅臺集團“瘦身”說法官方沒有表態,但是,在早前茅臺集團公布的“規劃”中曾有對旗下酒類業務整合重塑的說法。
茅臺集團規劃內容曾提出,要完成千億級千億的戰略目標,實現這一目標,茅臺集團將采取包括酒業渠道整合重塑、多品牌規劃、母合體系建設、全方位市場深化、管理優化與提升、新業務突破、資產及并購等七大戰略舉措。
根據規劃,茅臺集團提出在規劃的時間范圍內酒業收入占比達到65%-70%,非酒類業務收入占30%-35%,在集團內培育2-3個上市公司,形成產融結合、雙輪驅動、全面發展的國際化企業。
而剛剛過去的2015年,茅臺集團公布的可查數據顯示,2015年1月份至11月份,實現銷售收入(含稅)357億元,同比增長4%;實現利潤總額193億元,同比增長1.88%。從數據上可以看出,想要實現千億級目標,需要公司多方的舉措來完成。
在業內人士看來,茅臺之前也有提出整合白酒,開發其它品牌酒的舉措,但目前來看,茅臺葡萄酒運營一般,茅臺啤酒已經委托給雪花經營。而茅臺其它系列酒,市場表現一般。去年剛上市的茅臺藍莓果酒,市場上也難覓蹤跡。在其它產品表現一般的情況下,剝離子公司白酒業務的難度很大。
白酒專家鐵犁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茅臺集團剝離子公司白酒業務,做大其它品牌的戰略考慮是有價值的,但是,實際操作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對于茅臺“瘦身”一事,在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看來,其做法應該是供給側改革與清理僵尸企業的角度考慮,茅臺集團規模大、內部結構復雜,因此此前難免產生大量人浮于事的子公司,如今國家制定了以優化產品供應、提高產品競爭價值為核心供給側改革以及優勝劣汰、提升企業效率的清理僵尸企業,茅臺集團作為國有企業特別是白酒行業的龍頭,有必要據此作出相應調整。
不過,在鐵犁看來,集團多數子公司運營的品牌都表現一般,規模也較小,白酒業務占比較大,在其它品牌沒有做好的情況下,剝離白酒業務對其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有一定難度。
茅臺控量保價能減持多久?
2016年春節期間,貴州茅臺的控量保價以及對經銷商的“動刀”整頓,對穩定市場價格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春節期間,53度飛天茅臺的價格在870元-880元/瓶左右。但是,春節過后,白酒業進入銷售淡季,茅臺是否還依然執行以往的控量保價措施?如果放開,茅臺的價格必然會回落。
據鐵犁描述,目前茅臺的價格在840元/瓶左右,茅臺控量保價的措施短期內對價格的堅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茅臺的價格是否能持續堅挺,需要市場的檢驗。
在鐵犁看來,雖然高端白酒的調整已經到位,區域名酒的調整仍在繼續,并且渠道間的會越來越激烈。但是,在整個中國經濟沒有向好的大背景下,我國的白酒業將會繼續調整。
對于市場上傳出的白酒業已經企穩回暖的說法,鐵犁表示目前白酒業不可能回暖。“白酒的市場消費沒有變化、中國經濟沒有回暖的的情況下,談白酒業回暖是不現實的。”
在貴州茅臺控量保價的措施下,53度飛天茅臺的價格站在了800元/瓶之上,但是,茅臺作為國有企業,必將有業績壓力。因此,茅臺就不可能長期控量保價,一旦大量的茅臺酒上市,茅臺酒是否能穩坐800元以上的價格段,給市場留下了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