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葡萄酒市場已經駛入了快車道。
日前,國際組織Vinexpo (波爾多葡萄酒暨烈酒展覽會)和 IWSR(國際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所)發布最新的葡萄酒和烈酒行業年度預測數據,未來五年中國葡萄酒市場價值會達到230億美元,平均每年增長超過30%,將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葡萄酒市場。
受西方飲食文化流行、消費升級等多重因素影響,越來越多中國人開始熱衷于消費葡萄酒。Vinexpo行政總裁Guillaume Deglise稱:“在中國,知識和受教育水平逐漸代替財富,成為社會地位的標志,而葡萄酒則成為了這種變化的主要受益方。”
Guillaume Deglise強調了年輕人和女性對于葡萄酒的喜愛,尤其是對于女性來說,“葡萄酒是比啤酒更加優雅的選擇”。張裕集團董事孫健也曾對中國葡萄酒消費群體分布與未來演變進行解讀,在他看來,中國葡萄酒消費趨向呈現出群體年輕化、需求多樣性、動機主動性等特點,主流市場仍在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網購正在成為新興的購買渠道。
不過,目前葡萄酒市場的發展并不均衡,進口葡萄酒的發展速度遠高于本土品牌。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進口葡萄酒總額約為27.8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近17.95%;進口總量約為7.46億升,同比增長約16.88%;平均價格在3.74美元/升左右,同比增長0.91%,其中法國、澳大利亞和智利的進口量位居前三。與之形成反差的是,2017年中國的葡萄酒產量僅為十億升,相比前一年減少了5.3%,產量已連續下滑了五年。
Vinexpo預測稱,到2021年中國人喝掉的國產酒將為10.1億箱(每箱酒共9升),相比2016年的11億箱會有所下降。
中國的人均葡萄酒消費量現在還非常低,平均每人每年的葡萄酒消費量僅為1.4升,還不到2瓶。對很多葡萄酒初嘗者而言,知名品牌似乎更值得信任。一位香港葡萄酒代理告訴界面新聞,目前中國消費者十分注重品牌,品牌知名度與銷售情況緊密相關。
雖然烈酒的整體消費勢頭仍小于葡萄酒,但它在中國的發展空間也很大。Vinexpo/IWSR尤其看好威士忌、杜松子酒和龍舌蘭等烈酒的發展前景。亞太和香港地區將繼續成為主要的烈酒消費地,預計未來五年的區域增長將從2016年的290億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40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