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和烈酒巨頭保樂力加CEO Alexandre Ricard日前在倫敦接受Drinks Business采訪時表示, 關于中國的酒類行業復蘇的預測近期不適用于他們的品牌。
經過幾年的“三公消費”限制以及嚴禁公務員收受禮物的要求之后,中國的奢侈品消費需求正在進入一個穩定發展的階段。
LVMH和Remy Cointreau(人頭馬君度集團)已經發布的數據顯示,從圣誕節開始,中國市場已經明顯向前發展。然而保樂力加主席兼CEOAlexandre Ricard則表示,他預計一直到今年六月份結束的完整財年,中國的烈酒市場會收縮5%到10%左右。
Alexandre Ricard表示,整體銷售來看,中國市場是保樂力加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市場,在截止到12月份的過去的六個月里,其銷售下降了2%。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LVMH集團2015年公告表示,在中國看到了“葡萄酒和烈酒在多個地域逐步良好發展的趨勢”。2015年“下半年的特點是市場反彈,酩悅軒尼詩過去一年在經銷商手中實現了持續去庫存的過程”。
在截至2015年十二月的九個月里,Remy Cointreau(人頭馬君度集團)獲得了在大中華區的銷售“明顯改善”,尤其香港和澳門,在2015年最后三個月里面銷售實現反彈,比2014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5%。
為什么對于中國市場的前景,不同的國際巨頭企業會有完全不同的預測?
Alexandre Ricard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從有比較的觀察來看,我們兩年前率先在中國縮減庫存量,我們也是兩年前第一家認識到當時農歷新年之后,中國市場的銷售會比較“軟”的國際化巨頭酒企。而我們的競爭對手們縮減庫存是會有一些延遲的,他們發表的數字是基于去年運送到中國市場的貨品數量而非銷售量。因此,他們去年的數字看起來比我們更為有利,這是一個技術因素。”
第二個原因是,之前提到的這兩家公司,給出的關于他們中國市場的觀點是基于干邑行業的——他們并沒有在威士忌業務上有大量的投入。威士忌只是他們投資組合上的一個邊緣部分,他們這塊業務在中國市場幾乎是不存在的。而保樂力加有更大的投資組合,相對來說,得出的結論也會更完整一些。
不過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保樂力加CEO對中國市場短期的“悲觀”預測,與其自身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不無關系。保樂力加管理層李方(化名)在接受酒業家葡萄酒經銷商內參記者采訪時表示,“2015年我們的業績下滑,尤其中餐廳產品銷量下跌,之前的2013年我們還上馬了電商渠道,但是效果不甚理想,銷售占比僅為個位數。不過五星級酒店的銷售呈現大幅增長。”
有行業專家認為,這兩年由于中國市場急劇變化,給國際巨頭企業提出了極大的挑戰,一方面要提防中小企業的蠶食市場,一方面企業自身的運營成本高企,需要開源節流。要求企業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在渠道和產品上的調整也必須迅速跟上市場節奏。
不過,總的來說,Ricard對中國市場的中期前景依然充滿信心。“基本面是很清楚的,中國正在從一個出口導向型經濟體轉變為一個國際化需求更強的經濟體。不僅是酒精飲料,零售總額在2015年增加了20%,這完全符合我們的期望。”他說。另外,從其他方面的數據來看,中國新年的銷售業績是大幅上升的。消費者花在食品和零售上的支出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1%,電影票房已經飆升了80% ,在新年的前三天就打破了去年新年期間的整個業績。
與烈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根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進口葡萄酒,全年累計進口量為5.55億升,同比增長44.57%;進口額20.39億美元,同比增長34.33%,2016年的穩定增長看來也并無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