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人歡度傳統佳節時,舉家歡慶、走親訪友時,中國白酒必不可少。2022年春節酒市,市場普遍聲音是高端白酒相對暢銷,需求仍然較高,多以走親訪友的禮品用酒需求為主。從價格段來看,高端白酒依然為春節動銷主力,中高端白酒次之。對于終端動銷情況,多家主流券商給予了“符合預期,良性穩健”的評價。
2月7日,中信證券研報指出,春節旺季白酒名酒企回款基本維持在30%-40%。名酒維持一貫的穩定性,春節旺季白酒動銷表現保持了平穩,市場情緒有望逐步轉暖。
華鑫證券認為,白酒市場春節反饋正常,好于年前偏悲觀預期,一季度開門紅在即。高端酒仍舊穩健增長,“茅五瀘”批價比較穩定,未見明顯回落;次高端酒節后表現可圈可點,汾酒省內回款和動銷好于預期;酒鬼酒省外開拓順利且內參批價穩定;舍得酒業回款和動銷好于預期。地產酒中,蘇酒和徽酒受疫情影響最小,加上春節管控放松帶來人員流動明顯增加,回款進度和動銷情況均好于去年同期。
冷熱不均 分化的白酒市場
多家白酒經銷商則表示,由于疫情影響的延續,多數人選擇就地過年,聚餐、聚會等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導致今年春節期間再次出現“旺季不旺”的現象。
春節白酒動銷不及預期并可能影響今年一季度凈利潤,部分酒企年初呈現高開態勢,但在白酒高端化以及存量競爭的趨勢下,市場終端頭部與二三線產品分化嚴重。有分析人士認為,春節期間白酒銷量可占據上市酒企營收比重的四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一。春節若不及預期,直接影響一季報業績。本來2021年財報呈現疫情恢復后高基數的特點,這也給今年一季報帶來挑戰。
除了市場表現冷熱不均,業內對于白酒市場的分析,也出現分化。國海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節前市場普遍認為白酒春節動銷預期不高,首先是因為近年來春節旺季的時間逐步延后且拉長,導致節前兩到三周動銷反饋平淡;其次是疫情散點暴發在一定程度上對消費場景產生影響;另外是部分全國化次高端酒企招商鋪貨后基數被拉高,導致今年同比降速。不過國海證券還指出,自節前最后一周開始至今,白酒終端動銷快速轉熱,今年春節表現依然強勢。近年來,諸如“隨用隨買的消費習慣”、“隨時隨地便利購買”等旺季動銷特點,決定了白酒節前的表現并不能反映全部情況,在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改變后,節后動銷熱度仍高。白酒旺季銷售的實際表現并不差,反而較強勢。
除了整體市場的冷熱不均,市場分析還認為,高端名酒白酒市場依然被看好,而非名酒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壓。東吳證券認為,高端酒動銷較好,送禮場景強,次高端和地產酒動銷平穩,宴席和走親訪友場景有所恢復。中信證券也提到了高端名酒批價堅挺、動銷穩定。
醬酒市場格局將面臨新變化
整體來看,今年春節期間,高端好于次高端,次高端好于中高端,下滑最嚴重的仍然還是區域品牌。
對于2022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心,年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做出了安排: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積極鼓勵和優先扶持專精特新類產品發展。
在中央確定新一年經濟發展主基調之后,那些處于底層競爭、亂象叢生的行業和領域,2022年里勢必會遭遇來自于國家政策、行業監管、市場自律、優勝劣汰等多個層面的“清洗”,并因此逐漸改變市場格局。
可以預料的是,2022年醬酒市場會經歷洗牌,雜牌產品、貼牌產品、冒牌產品、擦邊產品面臨淘汰,這就意味著,“醬酒熱”或許要從底層市場出現大的變化,并因此改寫市場格局——醬酒市場最終會讓那些品質致勝者真正勝出,讓實力廠家占據優勢,讓做事靠譜的酒商獲得提升空間。這一點,可以從2022年1月26號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文件中找到政策依據。文件要求貴州省要“推進傳統產業提質升級”,所點名的行業包括醬香型白酒。
高質量發展,背后帶來的是高質量監管,也是醬酒尋求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對于白酒產業來說,醬酒市場的2022年成為一個未知數。廠家熱推、資本熱炒、經銷商熱捧,但消費者卻不急不緩,壓力就都給了處于中間地位的渠道商、經銷商。
從“醬酒熱”到局部的“醬酒過剩”,近期也成為熱議的話題。有相關人士表示,因“醬酒熱”的吸引力,大量商家下場操作,帶來的結果是短時間內出現了一大批醬香酒新品牌,而這些品牌中,又有一大部分是缺乏強勁的資本支持和長期的品牌規劃的。
某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醬香酒整體的增速放緩了,品牌矩陣已經形成,有固化的傾向。白酒產業在升級,資源在向名酒集中,必然會有一些產能、品牌和渠道商被淘汰出市場。
為了集中更多能量贏得競爭,無論是產區還是企業,均在加快布局的步伐。作為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的仁懷市,更在2021年11月末公布消息,稱已經在過去五年關停整治小酒企622家,完成改造提升319家。核心在于“減總量、控增量、保質量”,通過“兼并重組、整合關停、改造升級、轉型發展”對當地的白酒行業進行徹底“手術”。
重要產區的資源“再分配”,在業內人士看來,本質上是白酒整體市場規模趨于平穩,白酒產區以及白酒企業的市場競爭必須建立在存量競爭的基礎上,如何突破邊際,尋找新的增量空間。(原標題:春節酒類市場到底有何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