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期間,葡萄酒消費增長明顯,一個是體現在年禮市場,另一個是體現在餐飲終端。但是,這并非意味著餐飲渠道的葡萄酒銷售量增強,事實上,年夜飯、親朋宴等大多是自帶酒水,而真正實現葡萄酒消費的卻是商超和團購。
1、葡萄酒成為餐桌上的“第二支酒”
春節期間,酒類消費再掀小高潮,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顯示,春節7天,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同比增長8.5%。其中,葡萄酒成為了繼白酒之外必備的飲品,而且這種趨勢逐漸從沿海城市向內陸城市輻射,在二三線城市市場,葡萄酒也已經成為了餐桌上的“第二支酒”,勢頭喜人。
江西九江冉雄飛經理說,今年的年夜飯,紅白啤的態勢非常明顯,尤其是葡萄酒的增長,春節前一周他們的小型團購訂單同比增長了174%。根據客戶回訪,這其中有公司聚餐,更多是為年夜飯準備。葡萄酒的消費熱已經延伸到了九江這樣的三四線城市市場。
雖然從統計數字上,進口量和國產酒的產量并沒有實現預計的增長,但消費市場卻是在穩步發展,而且葡萄酒的消費場景越來越多,這才是行業發展的根基!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2、餐飲在增長,但購買行為卻是在商超
隨著近些年消費水平的提高,在酒店擺年夜飯、團圓飯、親朋宴等已經成為潮流,因此,餐飲終端的酒水消費也水漲船高!但是,這并不表示餐飲渠道酒水銷量提升,年夜飯上的酒水大多都是自帶的,來自于商超和團購。這一點大家必須請出認識到!
廣東湛江好明天實業凌敏洲總經理介紹說,不單單是春節,即使是一些生日宴、謝師宴、升遷宴、慶祝宴等,現在也大多移步到酒店中舉辦,但酒水絕大部分都是從商超中購買。因此,如果據此判斷餐飲渠道的酒水消費增多,其實是錯誤的。反而是商超,尤其是大型連鎖超市,有品牌和質量背書,更容易得到消費者信賴。凌敏洲介紹說,他們公司在商超渠道的葡萄酒銷量同比去年提高了47%,接下來,公司將拿出更多精力運作商超。
葡萄酒的普及除了消費者的興趣外,也體現在渠道的多元化,相比起來,商超的增長是非常明顯的。以前運作商超的瓶頸主要在于及時鋪貨,購買率也不足以支撐。現在,消費者已經習慣帶葡萄酒“回家”,運作商超將會是很多葡萄酒運營商要重新考慮的問題。
3、普眾消費,商超滲透力加強,不可輕視
隨著葡萄酒成為城市餐桌上的“第二支酒”,也逐漸成為“必需品”,普眾消費習慣逐漸養成,葡萄酒的消費場景和渠道模式也在發生轉變。
之前商超在葡萄酒消費中并不太亮眼,主要問題有三點:其一,商超面對的的大眾消費者,當人們沒有形成習慣的時候,渠道銷量就不理想。其二,商超的運作費用高,除了隱形的進店費、條碼費等,還有很多比如促銷員等開銷,企業不堪其重。其三,品牌化的推進過程,有利于商超走貨。
而從全國來看,雖然有國際零售巨頭在各個城市落地,但生存狀況有很大差異。各地都有一些強勢的本土商超品牌,比如河南的丹尼斯、湖北的武商、山東的銀座、河北的北國等等,他們在當地有著強大的銷售資源,鏈條非常健全,社會影響力很強。葡萄酒與這些商超合作,對于拉動消費,提升產業影響力,也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在普眾消費情況下,葡萄酒必須要擺脫墨守成規,嘗試向具有更廣泛銷售基礎的渠道嘗試,對于商超必須有個重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