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吉亞農業部部長列文•大衛塔什維利Levan Davitashvli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順利結束了已持續7個月的談判。完成相應手續之后,自由貿易協定將開始生效,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格魯吉亞紅酒、礦泉水以及核桃等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將不需要交納任何關稅。”
格魯吉亞經濟部部長德米特里•庫姆西什維利Dimitry Kumsishvili稱,雙方結束談判是前所未有的成就。他強調說,“95%以上的格魯吉亞產品和服務將免征關稅和沒有壁壘的情況下進入中國市場。“
格魯吉亞葡萄酒、礦泉水和農產品屬于在零關稅出口到中國的貨物范圍,并且沒有任何過渡期。
自2015年9月10日舉行世界經濟論壇期間,中格兩國總理決定開始就自由貿易協定開始進行談判。去年12月,庫姆西什維利在訪問中國期間簽署了關于開啟自貿談判的備忘錄。
格魯吉亞經濟部長庫姆西什維利表示:“這對于格魯吉亞是歷史性的事件。 格魯吉亞是第一個用了創紀錄的7個月時間與中國結束自貿談判的國家。而一些國家用了10年才與中國達成自貿協訂。”
他還提到:“在格魯吉亞產品享有優惠條件出口到中國前,兩國必須簽署并生效自貿協訂。下個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部長會到訪格魯吉亞與格魯吉亞簽署自貿談判完結備忘錄。在此之后協訂文本將會被仔細檢查,這將耗費兩到三個月時間。我們希望在此之后的12月份與中國簽訂自貿協訂。在我們看來自貿協定將在由兩國議會(中國人大)批準后2017年年中開始生效。”
好消息振奮人心。通過自貿協定格魯吉亞將會無需額外關稅出口產品到擁有14億中國客戶。而且這將對格魯吉亞產生巨大利益,因為它意味著國家在出口葡萄酒到中國時再不用支付高額海關稅費,這將是協訂帶來的一個主要的好處。
這意味著格魯吉亞葡萄酒將會免除14%的關稅,這將提升格魯吉亞葡萄酒在中國的競爭優勢。
庫姆西什維利表示:“去年格魯吉亞出口260多萬瓶葡萄酒到中國,今年我們期望出口500多萬瓶葡萄酒到中國。”
回顧中國格魯吉亞自貿談判的歷程:格魯吉亞和中國在2015年9月開始討論建立自貿協訂的可能性。第一輪談判于2016年2月在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舉行,中國在5月份主持了第二輪談判。第三輪談判于7月在第比利斯舉行,在這里兩國決定不再進行第四輪談判,于2016年9月進行小型正式談判。最后一次小型正式會議于于9月12日在中國進行,兩國就未結的問題達成一致,并順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