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出現斷貨,即便飛機空運也必須把貨補足。”在今年的春節旺季來臨前夕,李保芳的一句話不僅反映了茅臺本輪旺季良好的渠道動銷表現,同時也折射出物流對于酒業渠道流通的重要性。
據仁懷電視臺報道,春節旺季期間,茅臺銷售公司物流中心增加空運、快運等發貨方式,確保經銷商在春節期間的銷售貨源充足。
物流的重要性對于茅臺尚且如此,作為酒類流通的重要環節,商貿物流產業的發展對于酒業而言便有著更為重要的支持作用。物流的穩定與高效,直接影響著酒企酒商對于終端市場的控制力和敏感度。
2月8日,商務部等5部門發布《關于印發< 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以下簡稱《規劃》),再度引發行業對于商貿物流產業的關注。
本次規劃在總結目前國內商貿物流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未來商貿物流產業發展的主要任務,同時結合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產業,統籌制定了一系列推進行業發展的重點工作。那么,此次出臺的商貿物流產業發展規劃,將在未來為酒業帶來哪些利好?
物流產業謀變新思維
近年來,不僅是酒業,零售消費對于物流的需求都呈現迅速增長的態勢。在本次發布的《規劃》中記者了解到,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居民服務等商貿服務業及貨物貿易迅速發展,對商貿物流服務需求不斷擴大。
數據顯示,2015 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 30.1 萬億元,“十二五”年均增長達 13.9%;貨物進出口總額達 24.6 萬億元,年均增長 4%;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 20.8 萬億元,年均增長 35.8%;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達 5078 億元,年均增長 20.8%;快遞業務量達 206.7 億件,年均增長 54.61%;生產資料銷售總額達 57.9 萬億元,年均增長 10.0%。
不過,在商貿物流產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兑巹潯分赋,商貿物流網絡不完善,基礎設施供給不均衡;企業競爭力偏弱,市場集中度較低;專業化、社會化、現代化程度不高;標準化、信息化、集約化水平有待提升等成為了商貿物流產業未來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本次出臺的《規劃》中記者了解到,針對目前商貿物流產業存在的問題,《規劃》提出了九項重點任務,其中主要包括構建多層次的商貿物流體系,明確主要的物流節點城市,加強商貿物流基礎設施、標準化、信息化建設,推動商貿物流集約化、專業化、國際化、綠色化發展,并構建商貿物流信用體系。
除上述任務外,《規劃》還明確了商貿物流產業未來發展的七項重點工程。內容包括:
城鄉物流網絡建設工程。依托商貿物流節點城市,支持建設改造一批綜合型和專業型的物流分撥中心,以龍頭企業為主體打通全國物流主干網。完善城市配送網絡,建設改造一批社會化配送中心。加快物流配送渠道下沉,重點完善末端配送網絡體系,建設城鄉一體化物流網絡。
商貿物流標準化工程。加強物流關鍵技術標準研制,加快完善貫通物流一體化運作的商貿物流標準體系。
商貿物流平臺建設工程。構建多層次商貿物流信息平臺。支持建立智慧化共同配送分撥調配平臺,提供路徑優化等公共服務,勵建設供應鏈集成平臺,推動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信息互聯互通。同時促進商貿物流平臺與各類專業平臺的互聯互通,促進數據對接和信息共享。
商貿物流園區功能提升工程。加強物流園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多式聯運和集疏運體系,提高倉儲、中轉及配送能力。同時鼓勵物流園區之間、物流園區與產業園區、商品市場、公共平臺之間加強合作,實現聯動發展。
電子商務物流工程。依托鐵路、公路、水運、航空、郵政、供銷合作網絡,完善電子商務物流布局,構建連接城鄉、覆蓋全國、面向國際的電子商務物流體系。加快電子商務物流服務、作業、技術、包裝、單據、信息等標準建設,提升攬收、倉儲、運輸、分揀、配送、投遞等環節處理能力,開發專業化、個性化服務,滿足差異化需求,提升用戶體驗。
商貿物流創新發展工程。推廣使用自動識別、電子數據交換、貨物跟蹤、智能交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裝備,探索區塊鏈技術在商貿物流領域的應用,大力發展智慧物流。
商貿物流綠色發展工程。鼓勵企業全面推進綠色倉儲設施設備與技術應用,推動大型商貿企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