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情持續走好,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000799.SZ,以下簡稱“酒鬼酒”)再度踏上了北上之路,開啟全國化進程。
2018年1月16日,酒鬼酒啟動了與天津綜合酒類經銷商邊氏集團的經銷合作,以共同推進酒鬼酒在天津市場的渠道建設,旨在打造京津冀區域的樣板市場。
事實上,這并不是酒鬼酒第一次邁開北上的步伐,此前酒鬼酒曾在河南地區投建生產基地,但已于2017年5月破產,由此也引發了業內對其市場經營戰略的質疑。
而酒鬼酒此次北上,也是裹挾著“熱議”而來——2018年1月12日,酒鬼酒推行的兩大單品之一——“52°高度柔和紅壇酒鬼酒”所使用的“麻袋陶瓶”包裝,卻因知識產權糾紛鬧上了法庭。而隨之暴露出來的白酒行業上游白酒包裝產業,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筆者就酒鬼酒北上戰略及“麻袋陶瓶”包裝糾紛事宜,致電酒鬼酒并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再度北上
2018年1月16日,酒鬼酒與天津邊氏集團的經銷合作正式啟動,開啟了酒鬼酒新一輪的北上之路。
而在酒鬼酒北上之路的背后,也背負著壓力。2017年5月,酒鬼酒河南公司和酒鬼酒北方生產基地便宣告破產使其飽受質疑;而近日“麻袋陶瓶”包裝糾紛事宜,也給酒鬼酒的品牌形象建設帶來雜音。
在簽約儀式上,邊氏集團總經理邊永順提出了“在天津十八個區縣簽約300家聯盟體,600家非聯盟體,組建成立一家由100名股東組成的酒鬼酒聯營公司”的發展目標。
記者了解到,邊氏集團是一家綜合酒類經銷商,在天津地區已經有二十多年的發展歷史。旗下運營的品牌除了酒鬼酒,還涉及到董酒、舍得、張裕等20個酒水品牌。
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分析認為:“擁有本地資源的邊氏集團無疑能使酒鬼酒在北上道路上減輕負擔,加快進程。但經銷商在天津地區運營的白酒品牌過多,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給酒鬼酒帶來的競爭壓力也就越大。酒鬼酒本身體量較小,與邊氏集團同時運營的其他品牌相比,沒有明顯的優勢。這就要求酒鬼酒集中資源利用核心產品做核心渠道,不能貪大貪快。”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酒鬼酒第一次踏上北上之路。2012年,當時的酒鬼酒供銷有限公司成立了酒鬼酒河南公司,負責其在河南的倉儲、銷售業務;2014年5月,酒鬼酒河南公司又獨資創立了酒鬼酒北方生產基地,但在2017年5月,酒鬼酒河南公司和酒鬼酒北方生產基地便宣告破產。由此也引發了業內對酒鬼酒經營管理能力的質疑,關于拖欠經銷商賬款、用地涉嫌未批先占的爭議也一直持續到2017年12月份。
白酒專家晉育鋒表示:“酒鬼酒重啟北上,潛力很大,但是阻礙更大。在現在白酒行業的競爭態勢下,區域型酒企一定會嚴守本省市場,酒鬼酒進入市場必然要付出一定成本。同時,酒鬼酒在北方市場擁有一定的品牌認知,但這種認知并不代表消費忠誠。另外,這一部分消費比例在逐漸下降,而年輕一代消費者尚未對酒鬼酒形成品牌認知,將是其面臨的主要障礙。”
隨著白酒行業回暖,酒鬼酒在業績上的表現也有所提升。根據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酒鬼酒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51億元,同比增長27.01%,實現凈利潤1.16億元,同比增長77.67%。
事實上,酒鬼酒距離此次北上面臨的主要競爭對手順鑫農業和衡水老白干均有不小的差距。
除了外部壓力之外,業內有聲音認為,酒鬼酒“麻袋陶瓶”包裝糾紛一事,也會對其品牌形象的建設造成影響。
包裝糾紛背后
記者了解到,目前酒鬼酒旗下次高端產品50度、52度500ml酒鬼酒均使用“麻袋陶瓶”包裝,52度高度柔和紅壇酒鬼酒更是其規劃的兩大單品之一。
伴隨著酒鬼酒的二次北上,上述官司也受到了業內的廣泛關注。
2018年1月12日,吉首市石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石磊文化”)與酒鬼酒之間知識產權合同糾紛一案在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石磊文化以酒鬼酒公司未按合同約定,履行石磊文化獲得新版包裝訂單的優先權和知情權為由,訴請法庭解除酒鬼酒對于新版包裝的使用權。
據悉,1987年與2007年的兩版酒鬼酒“麻袋陶瓶”包裝均是由美術大師黃永玉設計,2007年6月21日,黃永玉將新版包裝設計知識產權有價轉讓給石磊公司,同年6月28日,酒鬼酒與石磊公司簽訂了相關合同,獲得了包裝設計的永久使用權。
2010年1月25 日,雙方就上述知識產權又簽訂了一份《轉讓合同補充協議》,再次強調了酒鬼酒公司對該知識產權的永久性專有使用權及石磊公司的優先權和知情權。
而石磊公司認為在后續合作過程中,酒鬼酒并沒有提供給石磊公司優先權和知情權,這也是此次上訴的理由。
石磊公司代理律師田中圣表示,石磊公司以0元對價向酒鬼酒轉讓新版包裝知識產權,就是希望通過轉讓合同可以優先獲得酒鬼酒外包裝的生產權,在供貨商同質同價的前提下,石磊公司有優先權、知情權。石磊公司認為,在后期酒鬼酒進行包裝材料供應商的招標中,存在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酒鬼酒仍選擇其他公司作為包裝材料供應商的情況,自身并沒有享受到優先權和知情權。
據相關媒體報道,在2012年底塑化劑風波發生后,酒鬼酒公司銷量急劇下滑,整個2013年沒有包裝訂單,歷經數次才將庫存逐漸消化。石磊公司負責人稱,所謂2013年以后的訂單,實際上是為了消化庫存,石磊公司并非沒有生產能力,而是一直“吃不夠”,在糾紛產生后訂單為零,從而導致大部分生產線已處于停產狀態。
據相關媒體報道,早在2016年8月,石磊文化便以著作權轉讓合同糾紛為由將酒鬼酒告上法庭,但訴訟請求被駁回。此次已經屬于二審開庭。在此次庭審中,雙方均表示愿意接受調解。
晉育鋒認為:“‘麻袋陶瓶’包裝已經成為了酒鬼酒品牌構架中一個標志性的符號。而核心符號鬧出消費糾紛,勢必會對其品牌形象造成影響。”
事實上,作為白酒行業的上游,仍有不少白酒包裝企業未走出困境。有媒體報道稱,中國白酒包裝巨頭百利酒類智業機構,旗下福州工廠和寶雞工廠相繼倒閉。晉育鋒表示:“目前酒類包裝產業布局分散,企業規模相對偏小,沒有一個產業包裝企業能夠獨立提供從研發設計到包裝生產的解決方案。這也為一些行業大型企業提供了整合機會。”
2017年12月25日,中國卷煙包裝企業勁嘉股份發布公告稱,擬通過收購的方式間接和直接持有申仁包裝34.6%的股權,而申仁包裝的主要服務對象就包括貴州茅臺酒廠。
2018年1月4日,裕同科技發布公告稱,擬與金之彩集團合資在江蘇建立包裝科技有限公司。據悉,金之彩集團是洋河的主要供應商。
在采訪中,多位專家認為,年度計劃制是酒類包裝企業在2017年利潤遭到壓縮的主要原因。合作在年初時就制定完成,年度中原材料上漲,酒類包裝企業很難將壓力疏散到酒企,只能獨自承擔。同時,只有加強設計研發,追求差異化,才能提高酒類包裝企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