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開年,青島啤酒和百威啤酒就相繼祭出一套高端組合拳,拉開了“十四五”第二年啤酒行業向“高”發展的序幕。值得關注的是,兩款新品都站上了千元價位帶,其中青島啤酒“一世傳奇”,定價為2338元/1.5L*2瓶;而百威大師傳奇虎年限量版價格更是超過53°飛天茅臺的官方售價,高達1588元/瓶。
事實上,自2021年雪花啤酒推出999元/999ML*2瓶的高端新品——醴后,整個啤酒行業高端、超高端產品的價格邊界就不斷被打破,而不斷攀“高”的背后是上等原料、獨特配方、創新工藝、匠心釀造、美學設計和文化屬性在賦能。
但不容忽視的是,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啤酒業的產能、消費量、增速均已接近“天花板”,尤其是在2013年觸達頂峰后,一直到2021年才進入到產品迭代、發力高端化的新時代。
在高端化的刺激下,啤酒行業一改往日“低調”,不僅大盤指數一路飆升,產業迎來價值回歸,企業還盡享紅利,實現了量價齊升。據悉,2021年,啤酒銷售收入將達1550億元,同比增長7.8%,實現利潤總額175億元,同比增長30%。受此利好影響,預計到2025年,啤酒產量將達3800萬千升,“十四五”期間累計增長11.4%,復合增長率2.2%。而在這之中,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兼啤酒分會理事長何勇預測,未來3~5年,啤酒產品高端化比例將達到15%~20%。
顯然,在頭部品牌的拉動下,啤酒行業向高端化甚至超高端化發展的趨勢不會變;诖,我們判斷,2022年,啤酒產業將呈現強分化趨勢,高端戰略持續突破,酒企們將加快向高附加值產品轉型升級,用以緩解不斷上漲的成本壓力。
其實,縱觀啤酒行業幾次價格上漲,都與成本脫不了關系。尤其是近些年,上游原材料大漲使得企業毛利率承壓較大。而2022年,啤酒行業生產成本還將進一步擴大。
首先,國際貿易摩擦不斷加上美元超發,以及疫情影響,帶來啤酒進口原材料大宗商品的價格一直在上漲。眾所周知,大麥是生產啤酒重要的原料之一,我國主要依賴于進口。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大麥較2020年年初上漲20.82%;另據《華夏酒報》記者最新市場調研信息反饋,今年1月大麥的價格相比去年同期,噸價已上漲1000元/噸。
顯然,原料“卡脖子”一直是成本波動較大的重要原因。與此同時,我國的國產大麥整體規模也在急速收縮。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元月曾透露,中國啤酒的使用量約占啤酒大麥總體使用量的10%~11%,呈現原料上游與啤酒制造下游行業的嚴重不匹配狀態。內外因素疊加,2022年,啤酒上游原材料的價格或突破新高。
其次,環保稅法執行,包材、玻璃等價格上行。截至2021年11月,玻璃/瓦楞紙/鋁合金相比2020年年初分別上漲12.52%/35.79%/41.50%。采訪中,有專業人士透露,包材的價格今年還會繼續上漲。主要是因為在電力供應緊張背景下,全國多地發布限電通知,導致錯峰生產,不僅電能成本提高,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也將同步加大。
綜合來看,啤酒企業或漸次提價以對沖成本壓力。但要注意的是,盡管漲價帶來利潤釋放機會,但也要考慮到消費多元競爭下,可替代產品逐漸增多,大眾消費產品的提價有可能會失去部分消費者。因此,“變相”漲價,即高端、超高端產品的更新迭代和推陳出新將更符合行業預期。2022年,《華夏酒報》研判,在啤酒上市公司及龍頭企業的帶領下,全行業都會發力高端,提高其整體占比。同時,高端化一定會伴隨著多元化,帶來新一輪精釀啤酒的流行。
對此,啤酒營銷專家方剛也持相同觀點。在他看來,未來啤酒行業將呈現出高端化、個性化、飲料化和場景化的趨勢。其中,啤酒企業將通過包裝和品類口味等增加來實現高檔化;而年輕消費者則更加喜愛果味等飲料化啤酒,同時在品牌、口味、設計上有更加個性化的需求。此外,在消費場景化上,將以體驗式消費為主。(原標題:2022酒業猜想③:啤酒原料價格持續上漲,推高端新品成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