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依靠行業自覺規范,因為他們的主要動機就是物色下一代消費者。”
一項針對世界范圍內酒類廣告影響所做的研究發現,酒商們往往會違背行業社會責任準則,在廣告宣傳時并不會保護兒童權益。
“很明顯自我約束不足以奏效,我們呼吁政府能采取行動保護兒童,使他們免受酒類營銷的危害。”Sir Ian Gilmore教授說。他是酒類健康聯盟(Alcohol Health Alliance,簡稱AHA)主席,該組織是一個擁有多達40個英國非政府健康組織的大型團體,包括皇家醫學院研究院(Academy of Medical Royal Colleges)。
“酒類營銷包含一些誘導兒童的內容和信息,也正是因為暴露在這些廣告之下,孩子們才會飲用更多的酒,甚至在很小的年紀就開始飲酒。”
雖然最新數據顯示,英國青少年飲酒水平居于歷史最低,8到15歲的青少年中只有17%承認自己曾經飲酒。盡管如此,公共健康專家還是發出禁止飲酒廣告的呼吁。
這一基于14項研究的發現稱,2014國際足聯世界杯期間的營銷實踐違背了行業準則。年輕人通過社交媒體接觸酒類市場的數量增加,大多數的營銷都存在誘導年輕人的內容。
來自康涅狄格大學的首席編輯,Thomas Babor教授稱,“世界上合法但卻有潛在危害的產品里,再沒有什么比酒類得到的廣告宣傳更多了。這些調查包含大量的信息,支持政府出手保護兒童以及其他弱勢群體免受酒類營銷的危害。”
百威英博和帝亞吉歐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家釀酒商,據報道他們每年全球營銷額的15%都會用來營銷,分別達57.5億英鎊(約574億元)和16億英鎊(約134.68億元)。發表在期刊《Addiction》上的這項最新研究調查了酒類營銷的戰略以及它們對青少年的影響。
在英國,酒類廣告必須要遵循廣告標準局的準則要求,但是產品的包裝和商標全靠商家自我約束。最近的一則酒類廣告被認定為違反了規則,因為這個為摩根船長(Captain Morgan,著名朗姆酒品牌)打造的電影廣告展示了一場在船上的喧囂聚會。該廣告被禁止是因為它暗含了酒可以讓人變得更加自信這一信息。
一位男士經過倫敦迪阿吉奧公司(Diageo)前的Captain Morgan朗姆酒廣告
來自約克大學的Ian Hamilton是一位研究問題藥物使用的專家,他并未參與撰寫期刊《Addiction》中的相關文章。不過他說市場早就在想方設法逃避法律限制,尤其是通過社交媒體以及音樂和體育事件的宣傳。
“一些信息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卻是持久存在的,”他說,“這些信息傳達的觀點是,酒對于社交成功是必要的,它既是興奮劑又是鎮靜劑,可以消除性抑制,甚至可以很神奇地提高運動和心理能力。”
“當然,他們并不會直接讓你去買嘉士伯啤酒,而是會通過對名人的訪談或者提供免費音樂下載、活動通知來傳達這種思想。所以他們其實是在以一種微妙而又聰明的方式來進行宣傳。”
AHA的一位發言人稱,他們的終極目標是全面的禁令(類似于挪威所采取的禁令那樣),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希望看到一個臨時的解決方案,比如禁止體育贊助、對電視酒類廣告設置限度、限制電影廣告(這樣這種廣告就只能出現在18歲以上成年人可以觀看的電影里了)。
發言人建議,這種部分禁令仍然允許報紙、廣告牌、廣播上出現廣告,但是要限制他們提供產品的基本信息,包括來源、作用以及生產方法。這種框架將比目前ASA的準則更為有效,因為目前只是限制了廣告中不能出現什么。
“在沒有行業參與的情況下,加緊英國酒類營銷規則將是可取的、切實有效的。”Paul Lincoln,英國健康論壇(UK Health Forum)首席執行官說。該論壇也屬于AHA組織之一。
酒類行業對于AHA的呼吁及建議表示異議。Dave Roberts是Alcohol Information Partnership這一產業資助團體的總干事,他認為英國未成年人以及有害飲酒的水平已經在逐年下降。
他說:“官方數據顯示大多數人現在能夠適量飲酒,并且以一種快樂的方式來飲酒。自我約束機制以及同伴管理方法很明顯已經在奏效。”
“減輕酒精相關危害的最好方法是針對有害飲酒者來制定計劃和政策,而不是一味限制公司運營的自由。對于政府來說,更重要的應該是關注過去幾十年采用了什么方法可以取得如此成效,繼續發揚過去的成功之處,鼓勵采取更多類似的措施。如果有傷害的話,應該針對那些受害社區或群體進行直接干預。”
Hamilton還警告說,如果對酒類廣告進行全面禁止的話,無異于“牛刀殺雞”小題大做。這種政策會讓人覺得飲酒是一種不好的事情,很可能反而會增加對一些人的吸引力。
不過,他補充說,在煙草廣告上的相似政策很明顯已經取得了成功,有效降低了吸煙的吸引力。“我認為國家確實有責任,”Hamilton說,“我們不能依靠行業自覺規范,因為他們的主要動機就是物色下一代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