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政策與經濟下行影響,當前國內白酒行業“寒冬”依舊,高端白酒產能過剩。而作為一種稀缺產物,老酒收藏、投資市場卻不斷升溫,吸引眾多收藏、投資愛好者涌入。業界認為,未來三五年白酒收藏規;蛟鲋200億至300億元,老酒收藏投資將走進更多普通消費者的生活,成為一種更普遍的投資理財渠道。
物以稀為貴 陳年老酒走俏市場
連日來,記者走訪廣州多家老酒經銷商了解到,盡管白酒市場萎縮,一些陳年老酒依舊熱銷。“相比來說,陳年老酒不僅口感好,還具有一定收藏價值,作為興趣收藏、投資都不錯。”廣州一位資深老酒藏家、國家一級品酒師陳健陽告訴記者,他經營的一家老酒專營店生意特別紅火,這得益于在同樣高端白酒價位,老酒的優勢更加顯現。作為稀缺品,老酒更容易讓人眼前一亮。不少消費者都是奔著收藏、投資而來。
近年來,隨著老酒文化與價值所帶來的廣泛關注和認可,以及移動互聯網多元文化對消費者的影響。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日趨個性化,私人訂制白酒、陳年老酒常被當做“藝術”消費品擺上餐桌。
“無酒不成席是中國的傳統,現在大家吃飯前都喜歡拍張照片發朋友圈,一瓶陳年老酒和一瓶普通高端白酒拍照發朋友圈的結果完全不一樣。”一位消費者告訴記者,現在接待客人,除了投客人所喜,在選擇白酒時他更喜歡拿出一些有趣的、稀缺的老酒做接待。“陳年老酒發朋友圈人家覺得你有內涵,高端白酒發朋友圈,人家覺得你裝。”
據了解,近年來,陳年老酒市場總量呈現年均30%以上的增長,目前已經達到60億元。在市場上,各種陳年收藏愛好者總數約60萬人,其中藏品規模達到萬瓶以上的就有數萬人之多,這些藏品主要集中在17大名酒和地方名優白酒、洋酒等品牌上。
老酒投資熱 民間資本大舉涌入
當下,房地產業低迷,股市震蕩,促使更多民間資本涌入老酒收藏投資領域。作為一種特色酒文化,老酒不僅可以作為興趣收藏,還可以當做消費品食用,使得老酒更具保值性。
2015年12月,在“保利茅臺會 貴州茅臺酒拍賣專場”上,1666瓶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珍品老酒經過預展、慈善拍賣、專場拍賣等環節,最終達到2100萬元成交額,其中1瓶1957年海外回流珍品茅臺創下216萬元成交紀錄。翻閱歷年老酒拍賣歷史不難發現,一些陳年老酒屢拍高價。如在2014年上海嘉禾拍賣的老酒專場,1963年的瀘州老窖年份老酒拍出1100萬元,改寫了1952年瀘州老窖金獎年份老酒1035萬元的高價拍賣紀錄。
有投資收藏界業內人士認為,在白酒行業蕭條的環境下,陳年老酒價格不僅不會跌,反而逆勢上升,這正是陳年老酒的價值所在,屢拍高價對投資者的熱情起到很大刺激作用,不少稀缺品種價格漲幅高達50%至100%。老酒投資漸成趨勢。
據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宋書玉表示,目前老酒的民間收藏市場的交易總額約為50億元,未來3至5年,白酒收藏的市場規模可能達到200-300億元。
行業亂象多 平臺保障投資利益
盡管老酒收藏投資市場火熱,但市場尚處于無序狀態,其價值評估缺乏科學、系統標準;鑒定、評估、倉儲環境良莠不齊,市場產業鏈尚待完善。
記者采訪了解到,針對上述現狀。目前,北京、廣州、上海等地已成立相關交易平臺。記者從廣州的國版老酒交易平臺了解到,自2015年9月9日該平臺上線以來,老酒日成交量已破萬,日成交金額破千萬。在該交易平臺的第四輪老酒申購中,其上線托管藏品共9種,總計373882瓶,申購總市值約35197480元,申購資金總額達到30億元。截至目前,該平臺受益會員多大數萬人。
據了解,國版老酒交易平臺是一家實物掛牌交易平臺,是老酒交易領域的標桿性平臺,同時,也是老酒市場價格標準的風向標。它是由北京東方雍和國際版權交易中心與廣州市懂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建的老酒電子化交易專業平臺。通過共同建設國版老酒平臺,讓確權、鑒定真偽、定價、與金融對接,可以增加老酒的流動性,實現老酒產業升級,實現從資產到資本的轉化功能。
有專家認為,通過第三方交易平臺,可以有效保障老酒收藏投資者的利益,引領市場朝更專業、更規范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