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普五一路高奏凱歌,兩家名酒企業培育的“副車”也逐漸成型。最新統計顯示,茅臺、五糧液旗下的醬、濃系列酒公司均在2021年取得超百億的營收成績,其體量已經足以碾壓諸多二線名酒企業。
不過,基于不同的定位與發展歷程,原本向下兼容的醬、濃“系列酒”,也已經呈現了不同的走向。
01、調整期布局,百億巨獸已養成
1月5日舉行的茅臺醬香系列酒全國經銷商聯誼會上傳來的消息顯示,2021年茅臺醬香酒公司全年完成銷量30000噸,同比增長3%;實現營收超百億;預計實現利潤總額51.85億元,同比增長60%;上繳稅金22億元,同比增長69%。
五糧液旗下的宜賓五糧濃香系列酒公司尚未公布2021年營收成績,不過,依據其在2020年83.73億元營收體量來看,2021年度大概率會突破百億。
這意味著經過多年培育之后,兩家頂流名酒企業的“副車”都實現了百億體量。這樣的業績表現,已經超越了絕大多數名酒企業。以2020年營收來計算,國內突破百億體量的酒企總數不足10家。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架“副車”的發展軌跡頗為相似。
“茅臺醬香酒營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全面負責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所有醬香系列酒產品的運營及銷售工作。
這個公司成立后,茅臺旗下的產品體系發生了很大變化,譬如將“茅臺四醬”再次進行市場細分,漢醬、仁酒系、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形成了較為清晰的產品體系。此外,在其架構內,將貴州大曲品牌重啟。
2016年,茅臺順利渡過調整期,提出“雙輪驅動”戰略。茅臺醬香系列酒走上快車道,其營收從當年的13億元,經過3年勁增,很快突破百億大關。
五糧液正式發展系列酒的戰略規劃,同樣是源于酒業調整期。
2013年,五糧液先后成立特頭曲公司、五糧醇公司、系列酒公司。在經過6年的市場運作后,于2019年7月,正式將這3家公司整合,成立“宜賓五糧濃香系列酒有限公司”,這代表著五糧液把自營系列酒,統統整合到同一平臺。
“兩家名酒企業的主要增長動力,都來自主品牌,但是過度依賴主品牌,一方面企業會擔心再度發生類似于2013年的波動,另一方面也是想統一運作系列酒,應對大眾消費市場的增長需求。”營銷專家、九度咨詢總經理馬斐認為,茅、五在調整期開始大力發展系列酒,就是為了面向中高、中低端市場,向下兼容。
02、疾速成長,幼獸吞金能力有多強?
對茅臺、五糧液而言,各自培育的系列酒公司雖然羽翼漸豐,卻依然是成長期的幼獸,但相比其他名酒企業來說,這兩只幼獸的吞金能力已經堪稱巨大。
2022年1月1日,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司2021年度生產經營情況公告,初步核算,2021年度,貴州茅臺生產茅臺酒基酒5.65萬噸左右,系列酒基酒2.82萬噸左右;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090億元左右,其中,茅臺酒營業收入932億元左右,系列酒營業收入126億元左右。
系列酒大約占到茅臺總營收的10%以上,看似占比較小,但是以系列酒體量而論,其已經超過了大多數名酒企業。
從成長性來看,茅臺醬香系列酒的發展速度少有人能及。
茅臺在2001年正式上市,當年度其總營收為16.18億元。在產品構成中,系列酒還沒有單獨成項,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以及其他酒營收合計5775萬元,在當年營收中占比3.57%。
從盈利能力來看,茅臺醬香系列酒同樣少有對手。2021年全年茅臺醬香系列酒預計實現利潤總額51.85億元,同比增長60%。
白酒行業排名第四的瀘州老窖,其2020年實現營收166.53億元,凈利潤為60.06億元,也就是說,茅臺醬香系列酒公司的盈利能力已經超越了前者,更遑論其余排在瀘州老窖之后的諸多名酒,其吞金能力于此可見。
五糧液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為573.21億元,凈利潤199.55億元;分產品看,五糧液產品實現營收440.60億元,占營收比重76.87%;系列酒產品實現營收83.73億元,占營收比重14.61%。
僅從各自在母公司的營收比重來看,五糧液系列酒與茅臺系列酒相差不大,但顯然,茅臺醬香系列酒的盈利能力更強一籌。
數據顯示,五糧液2020年共銷售16萬噸酒,其中2.8萬噸為高端五糧液,13萬噸低端系列酒。
根據測算,13萬噸低端系列酒約等于2.86億瓶,系列酒均價大約為29.26元/瓶。
據稱,五糧液低端系列酒中,直營產品與貼牌產品之比為7:3,這意味著,很多買斷子品牌拉低了五糧液的整體價格與盈利能力。
03、培育大單品,向下兼容的系列酒走向不同?
1月5日茅臺醬香系列酒公司會議上,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雄軍提出,茅臺系列酒“十四五”末要努力實現營收翻番,達到240億元以上,占茅臺集團比重10%以上,進入全國白酒第二陣營,力爭進入全國白酒前八強,成為茅臺集團發展的主要增長極。
五糧液方面則規劃,到“十四五”末,系列酒營收要力爭突破200億元。
2025年兩家頂流名酒的“副車”,要同時達到200億體量級。據此,培育“大單品”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
茅臺方面規劃,要同時形成500元以下、500元到1000元、千元級三個產品價格帶,以此達到“品價匹配、層次清晰、梯度合理”的產品體系。
丁雄軍明確提出,茅臺系列酒各產品在不同的價格帶中要有競爭力。其中,千元級產品中,2021年茅臺推出的新品——“茅臺1935”要成為臺柱產品;而500~1000元價格帶,漢醬要成為臺柱產品;在500元以下價格帶,茅臺王子酒要成為臺柱產品。
五糧濃香系列酒公司在成立之初推出了“4+4”品牌戰略,即打造4個全國性戰略品牌與4個區域型大品牌。其中,4個全國性戰略品牌包括五糧醇、五糧特曲、尖莊、五糧春。
而五糧特曲從出生之際,即定位“腰部產品”,尖莊則位于“塔基”。
與茅臺醬香系列酒已經瞄準千元檔有所不同,從目前現狀來看,五糧濃香系列酒整體單價較低,在普五已經瞄準千元檔的情況下,系列酒很難實現對主品牌的超越。
2020年,五糧液集團總經理曾從欽對外表示:“目前系列酒產品市場競爭力還需提升,需培育三十億、五十億以上的超級大單品,以及打造核心根據地市場和重點市場。”
在外界看來,目前五糧濃香系列酒品牌中,五糧春積淀最厚,最有希望成長為50億級大單品,從而助力系列酒公司“十四五”期間的“200億”目標。
業界普遍認為,茅臺醬香系列酒不止實現了向下兼容,以“醬香熱”為依托,還實現了向上升級,挺進了千元檔。相比之下,五糧濃香系列酒源自“腰部戰略”的建設構想,讓其更多關注大眾以及中高端市場,從而使茅、五的兩架“副車”形成了不同的走向。(原標題:百億巨獸對撞,茅五的兩架“副車”誰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