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控貨、停貨的原因,企業給出的解釋稱大多是“缺貨”或“產能不足”導致,但這并未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同。“酒企停貨的原因都是完成或者超額完成預期任務,目的都是為了穩定價格或漲價。”有媒體質疑稱,酒企控量實為漲價,這種“饑餓游戲”是在“變相”催高市場價格。
對此,知名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高端白酒需求量有限,放貨量大會造成壓貨。此輪高端白酒漲價是在“2016年任務完成不錯”的基礎上,避免2017年出現塞貨而有意識地控量,“有利于消化渠道庫存,也是一種保價需要”。肖竹青同時指出,各類原材料的價格上漲也是酒企提價的原因之一,“白酒漲價的背后是紙張價格、物流費上漲,原材料的暴漲直接殃及白酒用品,酒盒、瓶蓋等上漲30%。”
此外,消費升級、消費者消費能力的提升也為次高端白酒的上漲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環境因素。湖南省酒業協會流通分會秘書長鄭應平對媒體表示,這兩年,大眾消費升級、商務消費興起,對高端白酒市場起了拉動作用。“經過幾年的轉型,個人與商務消費逐漸取代公款消費,成為拉動高端白酒需求的主要動力。再加上年底是白酒消費的旺季,需求大了,價格自然就上漲了。”
區域名酒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肖竹青表示,春節將至,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白酒龍頭企業,因自身深厚的企業底蘊,不斷提升自己的價格,今年隨著物料的漲價,一線名酒的價格更是水漲船高。而正是因為一線名酒之間的不斷“爭斗”和提價策略,區域名酒迎來了一波新的發展高峰。
肖竹青預測,未來白酒將產生兩大陣營,一是“面子酒”,以茅臺、五糧液為主的價高名氣大的一線品牌;二是“里子酒”,像山東的“溫河大王”、甘肅的“金徽”、湖南的“湘窖”這種物美價廉、性價比高的地方名酒。
“性價比是中國白酒未來的核心競爭力”,肖竹青表示,年關將至,更多的人把“面子酒”定位在質優價廉的區域白酒。在這種情況下,區域白酒勢必會迎來新一輪的增長點。
而在行業去庫存的背景下,肖竹青認為未來的白酒市場將會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局面。以“茅五”為代表的“面子酒”仍然會存在,但也僅限于二者。而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諸如山東溫河王、湖南湘窖、安徽徽酒等地方區域名酒將受到市場的青睞。包括定制酒受到追捧也證明了在本次行業去庫存中,消費者需求已經成為行業渠道改革的新導向。
“未來的白酒市場將會像飲料、啤酒行業一樣,出現寡頭壟斷的情況。”肖竹青認為,資本的力量將推動白酒市場的整合,沒窖池、沒品牌歷史、在產品質量上沒誠信的小酒企最終會被市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