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臺繼12月8日、12日兩度創出340元的歷史最高價之后,走勢一度有所回落,但近幾日再度走出上攻走勢,昨日開盤后貴州茅臺股價震蕩上揚,盤中突破340元關口,創出352元的歷史新高。
從2014年年初的89.94元低點以來,貴州茅臺股價在2015年的牛市中表現并不算顯眼,也因為如此在股災期間回調也并不多,甚至在2016年初的熔斷悲劇中也十分抗跌。但就是從熔斷之時的200元左右開始一路攀升,不斷創新高。
更為值得關注的是,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貴州茅臺共有268家機構投資者,持股超過10萬股的機構投資者僅66家,更多基金公司只是把貴州茅臺作為指數基金的配置而已。
茅臺“高燒不退”
之所以股價持續攀升,與白酒市場上茅臺的火爆不無關系。距離農歷新年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據調查得知,北京白酒市場中53度飛天茅臺以隔幾天一漲的速度向2017年春節邁進。
從零售價可以看出, 飛天茅臺售價在1000-1250元不等,與2015年春節時飛天茅臺880元的售價相比,今年高端酒生意好做很多。而且目前零售店家表示,飛天茅臺不夠賣,只能高價跟供貨商提貨,或者轉推別的白酒產品。
2016年11月2日,茅臺集團總經理李保芳明確茅臺穩價態度,2017年茅臺系列酒與茅臺酒按1:1比例投放市場,同時2017年茅臺預計銷量2.6萬噸,比2016年多出3000噸,市場投放量同比增長15%。
而茅臺放量的目的,在于確保經銷商利潤、穩定茅臺價格和銷售局面。
“國酒茅臺”被否
與銷售市場上的火爆相比,貴州茅臺在申請“國酒”商標的路上則是又挨了一悶棍。據此前網易財經報道,國家商標局近日下發了關于第8377533號“國酒茅臺及圖”商標不予注冊的決定,而這也是貴州茅臺自2001年9月13日開始申請注冊“國酒茅臺”商標以來,第9次申請失敗。
在貴州茅臺申請“國酒”商標的這十多年中,一直遭到中國白酒企業的集體抵制。分析指出,目前幾乎所有的中國白酒企業主打的產品均帶有“國”字,如果茅臺申請注冊成功,就意味著其他白酒品牌的類似商品都不能繼續使用。
雖然“國酒”商標一直未能申請成功,但其實對于大眾(此處包括股民)來說,國酒茅臺似乎早已成為默認的共識。商標的注冊或許更多是對白酒行業競爭對手的影響,但無論茅臺在市場上是否是一家獨大,在A股市場早已是獨領風騷。
不服氣的五糧液
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家白酒業“大哥"五糧液,同為白酒行業的龍頭企業,五糧液卻采取了截然相反的市場策略:去年12月18日,五糧液集團總經理、五糧液股份公司董事長劉中國在會上表示,2017年五糧液的實際銷量將同比減少20%左右,核心產品普通五糧液的價格體系在目前的基礎上繼續上浮。按照優質投放原則,普五計劃外每瓶增加30元,也就是按出廠價769元/瓶來執行。五糧液集團千億銷售目標已從2015年推遲到2020年實現。
茅臺集團總經理李保芳稱茅臺酒在高端白酒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50%。這一數據雖然未得到官方證實,但卻從經銷商的口中變相得到了證實,以前經銷商賣4箱茅臺同時賣10箱五糧液,但現在同一時期的出貨比卻在加大,茅臺正在高端市場擠占五糧液的份額。
而從股價走勢也不難看出,雖然白酒業整體走勢良好,但五糧液在過去近兩年的走勢中階段性回撤幅度更大,茅臺的股價則更加穩健,甚至在股災1.0-3.0期間也表現得毫無壓力。
拋開”二虎相爭“不談,縱觀白酒業市場,高端白酒從2014年至2015年的擠壓式增長漸漸轉變為2016年以來的緩慢擴容式增長,不知2017年白酒行業能否繼續領跑A股食品飲料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