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業家記者近日獨家獲悉,以20分鐘喝上放心酒為商業模式核心的酒便利B輪獲得聯想控股數億元投資。根據酒業家記者的不完全統計,這是近6年來,中國酒類流通行業獲得的最大的一筆股權融資,酒便利也由此在中國酒類流通行業有史以來最為激烈的這輪資本競速賽中占得先機,這也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集團聯想控股在酒行業的第二度布局。
自從酒便利在酒業家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酒業市場論壇上亮相之后,行業對酒便利的關注就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熱度,酒業家記者近日專訪了酒便利董事長王雪、副董事長沈麗波、總經理張立、聯想控股負責酒便利投資的投資總監朱擁華,力圖為酒業家讀者更為清晰的展現酒便利這家直營連鎖商業邏輯。
“20分鐘”模式獲聯想控股戰略投資
2016年1月5日,酒便利正式公布其B輪已獲得聯想控股數億元戰略投資。酒業家記者了解到,在此之前,酒便利已于2015年5月獲得了光大證券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
A輪融資剛剛完成,2015年5月份時任聯想控股投資總監的朱擁華就找到了酒便利,并迅速確定了投資意向,6個月內完成了該項投資,朱擁華也將出任聯想控股酒便利董事。此次合作也標志著聯想控股在酒板塊業務的布局從生產向流通的延伸。
朱擁華向酒業家記者介紹了他看好酒便利的三點原因:
1、當下中國的產品廠商消費升級的意識滯后于消費者的消費欲望,消費需求無法滿足;消費者有嘗試新訴求的需要,但近三年所謂服務到家的O2O大多都是在做假需求,酒便利在10年初創時期就開始做20分鐘送酒服務,在鄭州運作多年的口碑說明酒便利很好的抓住了痛點。
2、20分鐘送達的高效性是酒便利的殺手锏。酒便利與其他純粹賣貨的酒類電商和搞批發的酒類連鎖完全不同,它只專注于零售,所以能夠“以救火的速度送酒”,在河南20分鐘送達率高達97%,運營6年沒有出現一起假酒事件。
3、酒便利的團隊。王雪十幾歲參軍,嚴于律己,整個公司有軍事化管理的味道,沈麗波和張立兩個人也是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他們三個搭檔十幾年非常默契,同時用這樣的方式又在公司的中高層中培養出了一大批人才。
王雪:酒便利商業模式的核心競爭力是20分鐘喝上放心酒
王雪經常在鄭州等大型商超購買進口酒水、果汁等產品, “一般購物后,從手推車到車上還有相當一段距離,非常不方便”,大型超市的購酒體驗非常糟糕,讓他萌生了一些想法。
2009年,王雪對張立、沈麗波等人提出開店、用配送桶裝水的方式給消費者提供酒水配送服務,并迅速起草了商業計劃書,在此之前,王雪在鄭州經營森氏純凈水業務多年,他說“我們配送單價6元一桶的水都能每年賺200萬,配送酒又怎么會賺不到錢?”,與此同時,他們也做好了兩年虧損2000萬的準備。
“酒便利商業模式的核心競爭力20分鐘喝上放心酒,酒便利一個門店有500多個品種,這是任何一家煙酒店都難以比擬的”,王雪認為酒便利解決了消費者對酒水消費保真、及時性配送、多品類多品種選擇的三個痛點。
在鄭州,酒便利積累5年后,通過口碑傳播,已有40萬會員且每個月以2~3萬的數字增長。在與聯想控股進行融資接洽時,王雪向聯想控股副總裁陳紹鵬介紹酒便利時說,“陳總,您問鄭州喝酒的人,但凡有人不知道酒便利,那酒便利就是失敗的”。
據了解,截止2015年11月,酒便利在河南開店83家,從銷售額上來看,河南50%的銷售額來自配送,50%來自門店零售。
多年運營,酒便利已逐漸摸索出了自己的開店經驗。“鄭州酒便利今年有三家門店銷售額超過1000萬”,王雪介紹說,酒便利實際上是開發中小企業主的用酒需求,最大的消費群體是高級白領和個體戶。
即使擁有配送桶裝水的經驗,但達到快速配送對于酒便利來說并不容易。在硬件設施上,2011年酒便利就專門組建了30人的團隊自己做軟件系統開發,現在已經可以快速對公司財務、倉管、物流等需求實現及時響應。而為了達到20分鐘送達,酒便利甚至將配送的每一個環節都細化到耗時多少秒,“影響配送時間的關鍵點達到37個”,王雪對酒業家記者表示,為了滿足配送需求,酒便利的門店甚至會在配送單量大時閉店一會兒去配送。
“現在太偏向于去講互聯網,其實消費者只看你能提供什么并不關心你用什么樣的工具”,王雪認為,酒類的連鎖企業要明確利用好互聯網工具平臺的真正目的,是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及時性和產品多元性的需求,不炒概念,兌現承諾而非空喊多少分鐘送達的口號。
“從房租、人工等成本來綜合考量,開店三年內,即使盈利,也是微利,純粹為了開店而開店的線下酒類連鎖企業三年后不會有太陽光的路”,王雪甚至認為并不一定門店越多越好,他在2013年年底以前就想過關店,并在2014年年底正式提出了關店計劃,而在張立看來,公司希望當酒便利的品牌達到一定高度,沒有門店也能獲得消費者信任時酒便利可以關掉一些門店。
在過去5年跑馬圈地、高速擴張的過程中,酒便利堅持了4個原則。
1.堅持20分鐘,包括2014年進北京,張立曾考慮到北京交通等問題希望將20分鐘改為29分鐘,而王雪明確表示只能做20分鐘,因為消費者的對酒的及時性消費忍耐的極限就是20分鐘,如果不能滿足寧可不做。
2.酒便利所有產品堅持跟廠家簽合同或者與廠家指定的經銷商合作,“我們從不拿流貨,賣假貨一者是有意,一者是無意的,如果因為流貨采購中出現假貨無意中賣給消費者,這種損失花更多錢都無法挽回,所以酒便利不能采購流貨,不能以低價取勝。”王雪認為,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堅持少對消費者犯錯誤,長期堅持,3-5年后差別就能夠看出來。
3.酒便利一直在走自營模式,沒有放開加盟。“其實酒便利在2012年就擬好了加盟方案,與其他行業相比,酒行業非常成功的加盟案例不多,酒水附加值高,假貨太多,一旦放開加盟恐怕很難控制”。
4.酒便利堅持從內部培養員工,很少從其它企業挖人空降。酒便利門店大量招聘應屆畢業生,一線員工平均年齡21歲半,店長平均年齡不到28歲,在鄭州和北京都專門設立了專門的培訓課程,從酒水專業知識到酒水服務理念進行多輪次培訓,從店長、分公司經理、省經理采用公開競聘的方式,與酒圈靠人脈走交情賣酒的運營方式完全不同。
對于重點在開拓北京市場的張立和沈麗波來說,每天早上的例會,復盤昨天北京的送達率數字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據王雪介紹,現在酒便利在鄭州的20分鐘送達率已經達到了97%,酒便利在用專業團隊和服務質量改變傳統煙酒行業的銷售模式。這種存在門檻低、品種不足、假貨泛濫情況的商業形態盡管過去多年都是鄭州酒類零售的主流,但在王雪看來,他們是落后的商業模式,王雪同時也意識到,酒便利在鄭州酒類零售40億容量中所占比重還太小,要改變鄭州的酒類零售行業,酒便利還要繼續深耕。
全國化布局塑造強勢品牌
“酒便利在初創期就沒有想過只在河南呆著,要做大品牌必須走出河南”,王雪對于酒便利全國擴張的設想在2014年7月變成了現實。
在河南全面鋪開以后,2014年7月份,酒便利在還沒有接受任何外部風投的情況下,股東自籌1.5億進北京。王雪介紹說,公司在2012年就曾去北京考察,到2013年年底,在鄭州市場運營三年,消費者對酒便利的需求已經不是一時興起,隨后酒便利布局許昌、南陽、駐馬店等城市開店練兵,其后又選中了的北上廣深中名酒文化氛圍最濃的北京作為省外第一個入駐城市。
據張立介紹,截止目前,酒便利北京五環內設80個站點,其中包括41家門店和39個配送點,從銷售額上來看,截止2015年11月,配送營業額占北京總營業額的45%左右,20分鐘到達率達85%。
“北京是公司的新課題,2016年要加速”,王雪給北京酒便利2016年制定的銷售目標在1.5-3億之間,規劃3年內在北京市場超過鄭州,達到年銷售額8億的水平。
據張立介紹,2016年北京酒便利計劃將網點從五環之內開向大興,通州,房山等地,通過滲透,到2016年底網點布局達到120-150個。
從北京開始,酒便利下一步的全國化的布局已經展開。北京之后,2016年酒便利還要開發兩個省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