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寇女士向記者反映稱,因為在天貓晉榮水果旗艦店(下稱晉榮水果)買到了腐爛發霉的榴蓮,經過多番交涉,最后在辦理完退款操作后,卻遭受了“呼死你”的“惡意騷擾”。所謂 “呼死你”,即“手機轟炸軟件”,就是一個一直在重復的撥號軟件。在設置好的時間里,不停地撥打你的號碼,使你只能接這個電話,其他的號碼無法插進來,從而對你的手機造成“轟炸”。
(關于“呼死你”百度搜索截圖)
遭遇“呼死你” 一個變質榴蓮惹的禍
據寇女士介紹,2016年11月6日看到晉榮水果提前開始雙十一大促,所以購買了兩個大榴蓮,139元一個。11月8號下午榴蓮到貨,但打開后一個榴蓮外殼黃色、萎蔫、干癟,里面果肉全部腐爛;另一個外殼青色但已不新鮮并且發霉。
隨后,她第一時間將照片傳至晉榮水果旺旺,后經雙方多番交涉,最后晉榮水果同意補發腐爛的那個榴蓮。兩天后,晉榮水果沒有發貨,而是通知她改為退款,并且要求發起退款申請理由必須是“退運費”,而不能選擇榴蓮“腐爛發霉變質”這一項。
為此,寇女士先后兩次依據榴蓮腐爛發霉變質為理由發起退款申請均被拒絕,最后申請了天貓客服介入。此后,晉榮水果聯系了她,并再次提出要配合以“退運費”為由申請退款,但看到寇女士堅持不同意后就立即辦理了退款。
結果,就在退款操作完成的幾分鐘后,即2016年11月10日傍晚7點一刻左右,寇女士的手機15秒被不明號碼呼叫一次,響兩聲即停。直到11月11日下午5時,手機一小時被叫240次,持續超過20小時。
寇女士最后對記者說道,“面對如此遭遇,內心非常震驚。對于所謂“旗艦店”的品質與信譽的所有美好幻想和信任全部破滅”。
(金融界網站截圖)
抑制“呼死你” 消費者維權、法律監管雙管齊下
事實上,對于上述消費者寇女士遭受“惡意騷擾”的情況,記者百度了一下,原來此類案例著實不少。例如2016年7月14日金融界股票發表的一篇名為《淘寶出新規嚴懲匿名“呼死你” “前科”將成依據》的文中消費者也發生了類似的情況。
據該文指出,湖南長沙高女士上網買了一件內衣,收到貨時發現有破損,于是給賣家做出差評,不曾想給出差評8分鐘后,就有陌生號碼發來威脅短信。在短短15分鐘內先后收到了30多條,且整整持續了2天。
對于此類事件的發生,該文也引用了阿里巴巴消費者體驗發展事業部業務專家宗布(化名)的一些觀點,“買賣雙方因糾紛或評價出現言語失和,賣家通過短信、阿里旺旺、郵件、電話等方式對買家實施侮辱恐嚇,此類“惡意騷擾”的投訴約占整個消費者投訴的8%,嚴重影響了消費者購物體驗。”
對于上述事件,電商分析人士指出,此類“惡意騷擾”的背后,一來是社會上諸如工商部門等缺乏這方面有效的管理手段;二來是通信運營商對于此類信息無法采取很好的攔截方案;第三點則是大型電商平臺對此類事件,在管理和運營上存在短板,沒有形成良好的規范和措施。
那么開發、銷售和使用這類“呼死你”的軟件是否違法呢?對此,法律方面專家表示,第一現行的《軟件開發管理辦法》對于重復呼叫等軟件功能沒有限制,因此這個軟件在開發上不受法律禁止性的規定;第二在網絡銷售環節,這種經營行為只要辦理過工商登記并依法納稅,也是不違法的;第三目前中國相關的管理部門只監控那些帶有病毒的軟件,所以對于這種無毒的“呼死你”軟件是不會攔截或監控的。即便如此,但是這種具有重復撥叫功能的軟件如果被不正當地使用,會侵擾他人的通訊安寧權和通信自由權,所以消費者一旦遭遇此類事件,可以追究他的民事責任,如果情節嚴重,侵犯了你的通信自由,還可以追究他的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