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仙網六周年、中酒網三周年,慶典將至,酒業電商們紛紛在自己的網上平臺秀出“周年慶促銷”活動,同時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緊鑼密鼓的吸引廠家與消費者的目光。長一歲,得一志,面對電商的生日蛋糕,從業者須面對諸多思考。
O2O之路,開始還是結束?
2015年,酒業電商的分化進一步加劇,而差距也在擴大。2014年初,在洞悉行業O2O將成為新一輪酒類電商的熱炒與爭奪點之時,酒仙網首先出招“酒快到”力圖占得先機,在O2O市場率先布下線下棋子。緊隨其后,1919酒類直供和后起之秀中酒網也都針對酒類電商O2O,推出了各自的模式與宣傳。事實上,中酒網是最早把電商O2O概念做為熱點在酒行業電商中進行推介的,然而,其線下O2O布局,卻進展滯后;1919酒類直供在酒類O2O上也并非一帆風順,但毋庸質疑的是,這家多年經營西南市場的傳統酒商,把電商O2O作為噱頭,努力發展自己的線下實體地盤,觸角已經伸向了中東部更加廣闊的市場;酒仙網提出了9分鐘到達的目標,而在最新的朋友圈里,董事長郝鴻峰卻在為自己在河南省會城市鄭州22分鐘收到酒歡呼。
戲劇性的變化發生在短短的一年間。在2014年7月,公司成立5周年的慶典上,酒仙網為企業量身定制互聯網產品服務正如火如荼,不少傳統酒廠排著隊來恰談合作。雖然宣傳、設計的定制費用不菲,但當時,酒行業前景光明未現,互聯網經濟對傳統行業的催枯拉朽,讓不少中小酒廠把希望寄托在網上B2B的平臺之上。2014年全年,酒仙網與傳統酒企的戰略合作新聞發布會不斷,對合作伙伴的宣傳推廣達到了高潮,幾乎每月有多場合作簽約與發布會。酒仙網走出了一條兼具設計、開發、包裝、品推與銷售為一體的系統化定制服務模式。
上市之旅,平坦還是荊棘?
然而,對于電商為主的互聯網企業來說,何時能夠盈利與上市,始終是投資者關心的重要指標。而一年來的形勢發展卻出乎大多數行業觀察者的意料。2014年8月,從傳統模式痛苦轉型的1919酒類直供在楊陵江率先下選擇“新三板”閃電掛牌上市。與一般意義上的A股、H股相比,“新三板”的門檻相對較低,雖然在融資機會等方面無法與主板相比,但無疑已經具備了進入資本市場的常態化機制與上升通道,由此解決了酒業調整期以來困擾酒類電商的資金問題,為1919酒類直供進一步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進入2015年以來,隨著股市等資本市場的大規模復蘇,“新三板”的地位得到進一步強化,資本市場對“新三板”的青睞日漸火熱,已然上市“新三板”的1919成為酒類流通行業爭相效仿的榜樣,企業形象與口碑也得到改善。雖然近幾個月,“新三板”的火爆程度隨著主板行情的漲跌趨于回落,但酒類電商目的已基本達到。
進入2015年,中酒網的資本之路也上演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提籠換鳥”大戲。繼成都糖酒會上透露將采取曲線上市路線不久。中酒網就與酒類上市公司青海青稞達成協議,正式成為這家酒類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從而贏得酒類上市公司的資本注入。中酒網的動作,一方面解決了前期投資方面的關切與獲利期待,另一方面也得到了行業內投資方的認可與注資,同時保證了企業管理與發展方向的穩定,可謂一舉多得。3周年之際,中酒網CEO賴勁宇高調宣布將在網上舉辦3周年慶,免費送銳澳;除了在網上舉辦活動,還購買數十列地鐵列車廣告和數千塊框架廣告。這一切似乎都預示著中酒網在獲得注資,補足彈藥之后,滿血回歸,開啟了新一輪攻勢。
與競爭對手紛紛上市形成對比,成立6年之久的老牌酒類電商酒仙網的上市之路,則仍顯得飄乎不定,遙不可期。“今年以來,酒仙網與酒企業的合作發布活動明顯感覺減少”,一位都市報記者表示。酒仙網最初的目標是國內創業板,早在2013年即在北京市證監局備案,但目標卻一直難以實現;去年,在公司成立5周年之際,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在回答記者關于上市的提問時,堅稱企業的目標是海外上市,其明確表示,作為互聯網企業,海外上市具有較國內更為明顯的規范與優勢。直至2015年初,酒仙網上市的目標仍鎖定為海外上市。然而2015年5月,酒仙網郝鴻峰忽然在其微信轉發了有關“新三板”的文章,隨后,酒仙網開始對外透露其上市目標修正為“新三板”。
而此時,對于諸多具有渠道和連鎖優勢的傳統酒商來說,上市“新三板”已經不是目標,而是何時宣布的問題。無論是酒類連鎖擅長的名品世家,還是老牌酒商華龍酒業,都已經在今年上半年啟動了“新三板”上市程序,與券商合作,進入資質評估與股改階段。而為配合“新三板”上市,上述企業的連鎖渠道擴張與布局也攻城掠地,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酒類電商,還是太嫩
在花費一年打造的酒類電商O2O和上游酒企業的合作上,酒仙網有得有失。由于未能達到之前的預期,較早前與之合作的宋河、白金酒等傳統酒企紛紛退出,去年下半年酒仙網與瀘州老窖合作,圍繞“三人炫”產品掀起了一輪銷售高潮,獲得了業界的好評。但面對實力雄厚的酒企業,互聯網產品的開發與運營的主動權似乎仍牢牢掌握在酒企業手中。2015年5月,瀘州老窖在繼續經營“三人炫”的同時,又與京東開發了“京選”并在更大的京東平臺上銷售,無疑印證了互聯網產品的話語權在誰的手上。
跳出酒類生態圈,從酒類電商所處的更加廣闊的互聯網生態圈來觀察,2015年,以京東為代表的互聯網大電商平臺進一步染指酒類產品,更令傳統B2B酒類電商雪上加霜。除了今年以來,京東酒頻道多次與國外名酒展開合作,推出直供。近日更傳出京東正與多家頂尖酒企接觸,欲打造最強電商白酒品牌,而一旦“京選”模式獲得成功,相信將有更多酒企選擇京東這樣的大空間電商平臺開展自己的電商渠道;不久前,酒便利正式登陸“京東到家”,利用京東到家本地生活服務品牌優勢,為消費者提供北京五環內的任何時間地點20分鐘送酒服務,這種借助大平臺優勢,“百度外賣”模式的誕生,更強化了酒類連鎖對互聯網大平臺的依賴。
從互聯網經濟的業態與趨勢上看,平臺業務拓展的最好方式無疑是并購的“拿來主義”,阿里、天貓如此,京東商城亦如此。當互聯網電商大平臺認為應當在酒類發力時,最快,最好的選擇無疑是——收購。然而回看行業電商發展至今,還沒有哪家,敢于通過收購大型酒商的方式拓展自己的線下業務板塊,相反卻甘愿在傳統商家的夾縫中生存,適應傳統行業的環境。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雖然經過多年的“野戀生長”,中國酒類電商仍處在缺乏“抵抗力”的青澀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