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 己酸乙酯+己酸 /(g/L):單位體積濃香型白酒中的己酸乙酯和己酸含量總和,以克每升(g/L)為單位計, 根據濃香型白酒樣品的檢測數據,己酸乙酯+己酸 設置如下:己酸乙酯+己酸(高度酒優級) ≥1.50 (g/L);己酸乙酯+己酸(高度酒一級) ≥1.00 (g/L);己酸乙酯+己酸(低度酒優級) ≥0.80(g/L);己酸乙酯+己酸(低度酒一級) ≥0.50 (g/L)。
青年白酒專家學者、高級工程師、貴州國臺酒業集團副總經理鄒江鵬在接受酒業家記者采訪時表示,白酒尤其是低度濃香型白酒在貯存一段時間后,在自然條件下總酸和總酯發生可逆的平衡反應、相互轉化,會出現總酯含量下降、總酸含量則上升的問題,這將導致部分產品在檢查時可能出現產品不合格或者降級的情況,這是阻礙低度濃香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著名白酒專家、沱牌總工程師李家民的《濃香型白酒貯存過程中總酯、總酸的變化規律》的研究結果顯示:濃香型白酒貯存過程中,酒精度越低,總酯減少量越多,總酸增加量越多,變化速度越快;酒精度越高,總酯減少量越少,總酸增加量越少,變化速度越慢。同一酒精度的品質高的白酒總酯減少量、總酸增加量高于低檔白酒。
新國標的出臺,主要是解決低度濃香酒己酸乙酯水解問題,這是濃香型白酒最關鍵指標之一。
鄒江鵬表示,濃香新國標的出臺,實際上是解決了低度濃香白酒屢次被國家檢出酸酯不合格的問題。“每次查低度濃香,在市面上放久了必然有總酯低于國標的情況,因為酯會水解成醇和酸。而采用(現在這個)新標準,則不會了。”
鄒江鵬指出,從濃香型白酒生產工藝特征方面,新標準的推出,將進一步明確濃香型白酒生產采用濃香大曲為糖化發酵劑和以泥窖為發酵容器,同時規定不得直接或間接添加食用酒精和其他非白酒發酵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質,進一步與固態法白酒和液態法白酒產品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