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消息在酒行業不脛而走,河南郵政每年白酒的銷售額在4個億左右。對于這樣一個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系統,這個數字著實刺激了一部分人的神經,真賣了這么多似乎有點撿漏的心情。有人認為這是一種頗具創意的資源整合,不失為一種新的賣酒模式。但是也有人說,郵政系統的酒大多數是通過內部強制攤派進行銷售的,是一種赤裸裸的強制營銷,不具備可持續性。那么郵政系統賣酒到底是怎么操作的?到底是不是一種有效的模式?
郵政系統到底賣了多少酒?
和郵政打過交道的經銷商說,郵政系統肯定能賣酒,強行攤派肯定是有的。而河南郵政是整個系統中比較特殊的,白酒劃歸到一個叫“分銷物流局”的部門,全年銷售額最高峰的時候在4個億左右,目前也維持在3個億左右的銷售。而一個重慶的外來品牌詩仙太白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談到原因的時候,對方說一是河南對外來酒水品牌的接受度比較高,另外就是品牌和區域的關系程度也是重要的原因,詩仙太白最高峰的時候在河南郵政系統銷售額有大幾千萬。當然也肯定存在貨物回流當地的問題,但是情況并不明顯。所以毫無疑問的是,郵政系統能夠賣酒。龐大而且深入縣鄉村的網絡還是有很大的價值。
據了解,全國整個郵政系統線下分銷的銷售額接近20個億,其中河南、山東、湖北、江蘇等省份。在郵政集團中,酒水被劃歸為分銷業務。微酒(訂閱號:zgweijiu)記者特意調研了這些區域熟悉郵政的經銷商,普遍反映銷售情況普遍還是好于自己的預期,經銷商也笑稱可能是自己的預期比較低。
據說雖然外界看這個業務在郵政有點像“不務正業”,但是目前郵政系統對于整個分銷業務仍然很重視,在今年半年度的工作會議上,郵政集團的總經理在7項工作重點中,也強調了分銷業務,特別是提到了線上線下的結合。微酒(訂閱號:zgweijiu)更是獲得了獨家消息,郵政集團對整個分銷業務會進一步進行調整,在品牌的入駐以及利益的保護上,總部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而過往采購權更多的是在地方。
線上銷售60個億,與李嘉誠旗下tom網合作推出“郵樂網”
除了線下的分銷業務,郵政系統也搭上了整個互聯網的熱潮,而且上車的時間還比較早。2009年李嘉誠旗下的TOM網在易趣上發展并不順利的情況下,聯手中國郵政推出了“郵樂網”,面向消費者的B2C電子商務網站。分別持股51%和49%,當時還宣布獲得1.1億美金的融資。似乎與順豐做電商一樣,都是希望發揮自己物流網絡的優勢。
根據公開披露的數據,郵政擁有4.6萬個營業網點,5萬名大客戶經理,15萬的投遞隊伍。2013年,整個郵樂網全品類的銷售額為13億,微酒(微信ID: zgweijiu)記者獲得的權威消息,最新的銷售數據是60億。其中酒的銷售額很小,登錄郵樂網,也可以發現,不少酒品的評論數并不多,但是也可以看出來存在真實的實際動銷。
這是一個和順豐對于電商一樣的夢想,在一個國有體制中去做難度也更大。也許有一個獨特的優勢是農資和農產品,深入鄉村的網絡比順豐在城市相比顯得更有優勢,農資和農產品主流的電商企業還在探索。酒水的消費具有明顯的城鄉差異,郵樂網能否發揮這一優勢,仍然有待觀察。目前看情況并不理想。
郵政系統怎么合作?
整個郵政體系的產品合作主要在兩大塊,一塊是線上的郵樂網,是自營加開放平臺的模式,有點類似京東,既有自己采購,也有賣家直接入駐。這塊目前白酒的量不大,暫且不表。另一塊主要的是線下分銷,也就是在整個物流分銷系統中進行銷售,主要銷售的途徑一是郵政給傳統的線下門店,特別是縣鄉的農資合作門店供貨,給一些在其他行業合作的客戶進行招商。利用手頭的經銷商資源以及信譽優勢,開辦招商會、創富論壇等形式進行招商。在很多地方郵政甚至開設了網點進行銷售,比如在河南的百全超市,在江蘇的一些鄉村還建立了酒水分銷樣板店,在南通地區有30多家加盟商。二是職工營銷,這部分雖然內部沒有說,但是毫無疑問,具有強制攤派的性質。郵政分銷系統會給員工設置“營銷積分”,這部分積分可以兌換成薪資。
在合作的形式上,目前總部和區域都會進行采購,酒水這個品類上,地方采購的比較多,權限更大。當產品合作簽約之后,產品在郵政的分銷物流系統上架,各地市局以及縣局按需下單采購。所以對于廠家或者經銷商而言,重要的是業務系統需要不斷與各個地方局的負責人進行溝通,制定促銷活動和獎勵政策進行推廣。因此,廠家對每個地方局的推廣就顯得尤為重要。
有人說中國的國有系統有大量的資源可以被重新煥發整合,比如滿大街的電話亭就是巨大的浪費,鐵路系統的廣告經營都有巨大的空間。郵政系統也是如此。從銷售的角度看,本著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觀點,毫無疑問,合作有銷量有收益,何樂而不為。只是在合作中,尋求到可持續的模式至關重要。而在郵政這樣頗為“傳統”的系統中要能夠高效的整合,怕是需要多費很多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