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地位被競爭對手超越,“三年內上市計劃”未見進展,紅星股份管理層被調整。
12月3日,北京著名旅游景點前門大街上,游人往來不絕。位于前門大街西側的“紅星二鍋頭展覽館”吸引了不少游客登門參觀。
一位業內人士說,作為“二鍋頭的宗師”,享譽多年的“紅星二鍋頭,”其作為“歷史文物”的品牌知名度已遠超過其產品實際的市場地位。“戰略失焦、國企體制僵化導致執行效率低下、渠道拓展不力,導致紅星二鍋頭在短短幾年間被后起者大幅趕超。”
北京本地白酒行業一位資深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紅星股份曾高調籌劃多年的IPO事項目前已擱置。
IPO計劃已被擱置
北京本地白酒行業業內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幾年前就已經高調籌備IPO計劃的首都酒業和紅星股份,已將該項計劃暫時擱置。
多年前就高調宣布沖擊IPO的紅星股份,在這一話題上逐漸歸于沉默。
最近的一次涉及其“上市”事宜的公開報道見于去年上半年。時任紅星股份總經理的馮加梁當時表示,“首都酒業的上市工作正在積極穩妥推進,紅星作為首都酒業的基礎企業,一直都是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來管理企業的。”
2011年2月,北京“首都酒業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由北京一輕控股旗下的紅星股份有限公司和龍徽釀酒有限公司為主要組成部分,其中紅星股份被認為是其核心企業。
對于首都酒業的運營方式,北京市國資委曾表示是“先掛牌,再增資,再上市”,并將上市時間確定為“三年內”。當時的消息稱,“紅星股份是與母公司分開上市,還是首都酒業直接IPO,需要重新考量。”
如今,當初設定的三年時限已然過去,首都酒業的重組和上市進程仍未見端倪。
近日,北京本地白酒行業業內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幾年前就已經高調籌備IPO計劃的首都酒業和紅星股份,已將該項計劃暫時擱置,“已經很長時間沒聽說(籌備)上市的事了”。
孟躍營銷咨詢機構董事長孟躍表示,首都酒業和紅星股份之前所說的上市一事,短期內沒有實現的可能。
“一個公司能不能上市,主要看的是經營規模、利潤回報率這些實際指標,紅星在這些方面都沒有突顯。而國內符合這些條件的白酒企業太多了,排著隊都排不過來,怎么會排到紅星?”孟躍說,紅星現階段的業績水平不具備成為一個上市公司的資格,“即使現在紅星沒有放棄,仍然在沖擊IPO,應該也輪不到紅星。”
白酒行業專家肖竹青告訴新京報記者,八項規定實施以來,國內白酒行業整體表現低迷,在此之后上市的白酒企業,市盈率已經不能和之前同日而語。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以前白酒企業形勢好,紅星上市融資的動力大,現在沒那么大動力了”,他認為,“紅星是北京一輕控股旗下的公司,老牌國企,本身不缺優惠政策,也不缺錢,上市還要經受嚴格的財務考核,對于紅星來說,不如待在體制內保持現狀來得舒服。”
就IPO是否擱淺一事,新京報記者向紅星股份方面相關人士求證。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