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21日,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酒業協會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頒證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湖北枝江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釀酒大師譚崇堯被聘為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在致辭中表示,首席白酒品酒師是我國品酒師職業序列中最重要的組成,建立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團隊是我國白酒產業高級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首席白酒品酒師肩負著白酒產業升級發展的重要歷史使命,在傳承白酒優秀文化和傳統釀造技藝以及白酒產業國際化等方面,首席白酒品酒師也要承擔更重要的工作和責任。
出席如此高規格的頒證大會,被聘為 “首屆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既是譚崇堯個人的榮譽,也是枝江酒業的光榮與自豪。
日積月累見真功
時間回溯到2006年12月20日,也是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由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現已更名為中國酒業協會)組織召開的“中國釀酒大師”頒證典禮在這里舉行。譚崇堯是那一屆當中湖北省白酒行業內唯一獲此殊榮的人。枝江酒業董事長蔣紅星在接到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發來的“關于召開首批中國釀酒大師”頒證大會的通知后,情不自禁地在文件上簽下一行字:“祝賀譚總獲大師稱號,我省唯一!”這兩個在釀酒技術上惺惺相惜的兄弟共擔風雨多年,他們甘苦與共,為枝江酒業的發展傾心盡力。湖北酒業協會會長喻賦廣說:“中國釀酒大師譚崇堯的釀酒真經更值得湖北釀酒業學習和推廣。”而這個真經就是譚崇堯的質量經。
1980年4月8日,對22歲的譚崇堯來說是一個難忘而興奮的日子,這一天,他進入了向往已久的枝江酒廠。進廠以后,當時有很多工種可以選擇,譚崇堯卻選擇了到車間去學習釀酒工藝,當了一名工作辛苦、每天都要與酒糟味打交道的釀酒工。
那時的工資待遇說起來讓現代人笑話,一個月只有區區的40多元。在人們想方設法盡可能多地積累自己的工資時,譚崇堯卻將這不多的工資,全部花在了買書上面。由于他悟性好,又勤奮,很快在釀酒工藝上脫穎而出。在日積月累的工作和學習中,譚崇堯不僅在白酒釀造上兢兢業業,同時,還從緊張繁忙的工作中,積極擠出時間參加各種學習培訓,使自己的理論水平有了進一步提升。
20多年來,譚崇堯先后參加各種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培訓達上千學時,特別是他通過成人高考,獲得了湖北工學院生工系四年脫產學習的機會,并獲得湖北工學院生物技術本科畢業證書。
獨具特色的“質量經”
1998年以前,枝江大曲雖然已有名氣,但還沒有完全打開市場,時任廠長的蔣紅星為了打開市場,出臺了系列舉措。已擔任副廠長的譚崇堯認為,要一心一意把質量抓好,枝江酒業才會有打開市場的前提?梢哉f,枝江大曲能夠打開市場,質量就是切入點。譚崇堯明白肩上的責任,他不動聲色地在全公司念起了“質量經”:
一是根據當時工廠的實際情況,狠抓“456質量工程”。
“456質量工程”即“四嚴”:嚴格要求、嚴格檢查、嚴格考核和嚴格獎懲;“五不”即不合格材料不能入庫、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進入下道工序、理化分析不合格不得包裝、出廠總檢不合格不得銷售、出現事故不查出原因決不放過;“六關”即原材料入庫關、生產工序檢查關、半成品分級驗收關、勾兌總評關、理化分析關、出廠總檢關。
經過幾年持之以恒的抓質量,枝江大曲各次送評中各項指標全省乃至全國前列,1988年企業質檢技術中心被指定為宜昌市(地區)酒類檢測分站,并承擔全市部分酒類檢測工作,后來根據企業發展興建了省級技術中心。
二是從提升酒品質入手,主攻了“勾兌”課題。
1998年前,枝江酒業在酒的儲存和勾兌上采用的是傳統的計量方法,勾兌中各種參數控制不嚴,有時出現質量不穩定情況。而且隨著枝江酒業的發展,成品酒產量也是年年翻番,現有的技術設備已不能滿足生產需求,如何在大規模生產條件下保證過硬的產品質量成為困擾枝江酒業的一大難題。
1998年初,經過公司討論決定:由譚崇堯牽頭成立了微機勾兌攻關科研小組,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710研究所進行合作開發。一年后,枝江大曲勾兌自動控制系統正式投入生產實踐,該系統集勾兌系統、調味系統、過濾系統、儲存系統、傳感系統及報警系統為一體,很好地解決了傳統儲存、勾兌方法的缺陷。在研究和操作中先后攻克了過濾系統頻繁報警,配置罐互相串味,電磁閥反應不靈敏的技術難關,這一系統的開發成功得到了同行及合作伙伴的一致好評。
時任全國白酒協會名譽會長的周恒剛稱贊該系統是湖北最先進的使用系統,已達到了全國先進水平。湖北省宜昌市科技局對該系統進行了驗收、評價,一致認為該系統是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典范。由于有了這一課題成功的經驗,枝江酒業在完成馬家店廠區的自動勾兌系統后,又成立專班,完成了江口廠區的自動勾兌系統。與枝江酒業合作研發的710研究所也因為枝江酒業而走向了全國,他們的勾兌系統現已被許多大型白酒生產企業推廣和使用。
三是為了將企業質量管理進一步提升,1998年7月,譚崇堯力主引入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模式,并根據自己多年來的實踐決定了“五個一”的管理新方法:
(1)確立一個理念,即質量在我手中,用戶在我心中。(2)建立一套文件,即從原材料進廠到產品出廠都要有書面的明確要求,做到事事講依據。(3)突出一個過程檢驗,即下個工序有權不接受上道工序的不合格產品。(4)形成一套激勵約束機制,做到獎優罰劣。(5)完成一個循環,即實現計劃——實施——檢查——改進的閉合運作,促進質量管理的持續改進。經過一系列的質量改革措施和維護,1999年6月企業順利通過ISO9000體系認證。2003年企業又順利通過了ISO9001-2000版質量體系認證和ISO14001環境體系認證。
回想起這個認證過程,譚崇堯說:“完全是一次觀念的轉變。”以前的管理是松、散、亂;現在是嚴、精、細,F在的生產現場管理無論抽查哪一個部門,哪一個崗位,一切按照程序文件對號入座,賬、卡、物相符,各種標識清晰明了。枝江酒業嘗到了質量、環境及食品安全體系認證后帶來的甜頭,枝江大曲產品暢銷20個省300多個地市。連續六年進入中國白酒前十強,連續八年保持湖北省銷量第一。先進的質量保障體系為企業銷量的快速增長提供了強大的技術平臺。
四是從2002年起,組織領導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工程。
引進構建了公司ERP系統,實現原輔料購進到產成品銷售全過程的數字化管理;與北京中聯兆信合作開發了企業物流防偽系統,全面提升了產品的防偽能力。為了不斷更新技術,2012年8月,枝江酒業又開始啟用無線物流管理系統,經過3個月反復安裝調試,于11月下旬開始物流標替換工作,2013年初完成替換工作。新的物流信息系統運行穩定,產品防偽性能明顯增強,真正完成了無限物流管理系統的上檔升級工作。
枝江酒業采用的“格粒計數描述防偽系統”是一套智能化物流管理系統。該系統運行時,物流信息服務器自動從用友數據庫服務器中下載經過審核的發貨單信息,倉庫保管員發貨時打開數據采集器,輸入工號和密碼,采集器自動通過無線基站連接到物流信息服務器,下載發貨單到采集器內,保管員按發貨單要求進行采集發貨。發貨過程中,每一次采集過程都實時交互,所有的信息都保存于物流信息服務器,避免了發貨過程中意外情況發生時數據丟失。發貨采集數量達到要求,發貨單自動從采集上消失,一次發貨結束。從倉庫換票到發貨結束,所有過程都是通過計算機網絡自動完成。
書寫新時代大師風采
在譚崇堯的科學管理下,枝江酒業在全省同行業中率先建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同時對ISO9001:2000、ISO14001:2004、ISO22000:2005三體系進行整合,同步更新原有的只針對環境的《管理方案》,現有《管理方案》已覆蓋三大體系,涵蓋四大方面。他主持出臺了《管理手冊》、《HACCP手冊》和28個《程序文件》,制定并實施了新的《方針和目標》,將原來的103個三層次文件修訂成現有的78個重新發布實施。在請示董事長蔣紅星同意后,譚崇堯邀請北京中大華遠認證中心專家對各部門、車間主要負責人進行環境管理體系轉版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建立的貫標培訓,使公司上下都融入體系管理的運行之中,每位員工都能積極參與管理,真正成為管理體系的主人。
走進今日的枝江酒業車間,看到的是整潔、優美的生產環境。在干凈、整潔的生產現場,各種標識清楚明晰,忙碌的流水生產線井然有序,被來公司參觀的客人譽為“枝江風景”。2012年,枝江酒業獲得“三峽質量獎提名獎”。2013年4月27日,宜昌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科技創新大會,表彰在依靠科技創新、推動宜昌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和一批技術創新項目。枝江酒業常務副總經理譚崇堯和長陽高山蔬菜研究所所長王興國獲得宜昌市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省委常委、宜昌市委書記黃楚平為他們頒獎。
譚崇堯的讀書筆記中有這樣一段話:“好質量的食品是我們貢獻給社會的財富。當我們聽到枝江大曲在市場上的好口碑時,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會把‘科學發展,釀酒為民’八個字作為我自己的人生信仰,永不改變。”這是他自己對待枝江大曲的態度,更是所有枝江酒業人對枝江大曲的一種質量承諾。
“采摘五糧精華果,釀得瓊漿醉神州”。幾十年來,譚崇堯以堅定的信念,一步一個腳印地書寫了新時代釀酒大師的風采。枝江酒業以譚崇堯為代表的技術團隊已有3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12名國家級評委,技術實力同行業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