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汾酒集團較強的品牌力已經成為助推集團業績的關鍵一環,以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山西汾酒(600809,SH)為例,山西汾酒2015年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92%、凈利潤增速則明顯超過市場預期,增幅達117.01%。
巧合的是,42度10老白汾的推出也符合集團此前確立的加快新品上市速度的規劃,筆者注意到,除此之外,汾酒集團還確立了加快營銷渠道多元化建設、加快考核評價管理機制建立、加快營銷資源市場化整合、加快營銷系統信息化建設總共“五個加快”的規劃。
面對取得的成績,汾酒集團并未滿足于此,而是抓住市場發展趨勢主動出擊,從營銷思路、營銷策略和營銷舉措多方面積極變革。
三個轉變探索營銷創新
今年各季度,汾酒的營業收入都取得了增長,但是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酒類產品中大眾消費占比將逐漸提升,企業面臨的行業擠壓式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對酒企而言,營銷之路面臨新的考驗。
居安思危,汾酒在此前的戰略經銷商座談會上提出,在國內經濟逐漸步入新常態的背景下,企業也要展開營銷變革,從原來的被動適應轉變為現在的主動出擊。具體而言就是,行業需要適應經濟新常態,但對企業來講,需要率先走出一步才能贏得機會,尤其是營銷工作,不能一直躺在自己的規模、品牌、質量上,要主動出擊。
筆者注意到,座談會后不久,汾酒集團在11月19日舉行了42度10老白汾酒新品發布會,據了解,這一新品不僅是汾酒集團為滿足低度飲酒、理性飲酒的消費趨勢變化的一次主動出擊,而且42度10老白汾在包裝特色、市場營銷等方面做的創新規劃也符合集團的發展戰略。不過,42度10老白汾酒新品的推出僅僅是汾酒產品升級的項目之一。
為了實現汾酒品牌整體提升的戰略目標,不僅需要產品升級這樣戰術性的行動,更需要從集團層面進行宏觀戰略部署。目前,汾酒已經從營銷思路、營銷策略以及營銷舉措三個維度歸納了公司卓有成效的實踐。
公司的營銷思路已經從“順勢調整”轉變為“馭勢調整”,這種轉變來源于多個方面,其一是由于市場環境的變化,倒逼公司推廣適應大眾需求和自身品牌支撐的老白汾和青花20年;其二是國企改革上的要求也倒逼公司在定制酒公司、銷售子公司和電商子公司等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公司看來,可能有些轉變稍微慢了一些,但都是基于充分調研、高度負責基礎上的,對企業負責,也對經銷商負責。
另外,汾酒的營銷策略正在從過去的“高舉高打”逐步過渡到“穩扎穩打”。對于為何進行這一轉變,公司認為現在市場形勢發生了變化,高舉高打并不能解決忠誠度的問題,僅僅依靠豪言壯語、宏偉藍圖已經不能刺激一個市場的發展,需要的是穩扎穩打,精耕細作。
這一點在新推出的42度10老白汾上也有體現,例如,在酒盒側面加入“少喝一點更健康”的飲酒理念宣傳標志,更加符合行業倡導的消費理念以及消費市場健康化的發展趨勢。這一做法也源于集團對市場形勢變化的深刻認識,更加體現了對消費者的人文關懷,從企業理念上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
五個加快帶動全國擴張
為了把握住向全國市場進軍的機遇,汾酒也對今后的發展戰略做出了規劃;谶@一規劃,未來將有五項具體工作成為檢驗集團自身能力、發起戰略總攻的重要抓手。
首當其沖是要加快營銷渠道的多元化建設,既包括傳統渠道,也包括電商渠道、眾籌渠道、訂單渠道等新渠道。汾酒集團在規劃中指出,渠道多元化是一種趨勢,其核心就是把資源交給市場來配置,所以要加快渠道的多元化建設。
對此,廣發證券指出,汾酒正在改變銷售渠道,做渠道去團購化,鼓勵經銷商轉型,深耕市場,同時公司還實行直銷模式,一方面增強市場管控,另一方面實現渠道扁平化。廣發證券認為,這一轉型有效地支撐公司基本面底部復蘇。
另外,加快新品上市速度也將是汾酒下一步的工作重點之一,此次推出的42度10老白汾酒正好吹響了汾酒加速布局新品的號角。筆者注意到,汾酒集團要求,在市場需要一個新品的時候,就需要在包裝設計、推廣策略、銷售目標方面做好規劃,不能等包裝設計完成后再制定營銷方案,定好方案后再確定目標,如果這樣,整個過程會非常漫長,效率也會十分低下。
以42度10老白汾酒為例,整體包裝設計上不僅延續了老白汾酒標志性的(紅、金色)陶瓷壇、大酒盅和杏花圖案等傳統元素,而且產品包裝在材料運用、工藝制作等方面立下了新的標桿,特別是正面主標圖案精細化升級,提升了產品整體的品質感,而副標的設計則凸顯了產品“經典清香10年陳釀”的賣點。
除此之外,在上述五個抓手中,加快營銷資源的市場化整合以及加快營銷系統信息化建設也非常重要。一方面,資源整合意味著投入最小化以及效益最大化,并且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設意味著大數據、云計算等創新方式將進一步支撐汾酒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