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模式更“重”
對于壹吉購,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B2B”模式。對此,北京壹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張軍表示,與眾多的“B2B+O2O”模式網絡公司不同,壹吉購做的生意非常“重”。
何謂壹吉購之“重”?張軍具體介紹說,首先,壹吉購在各地自建倉儲,并且從市場上招聘配送車輛,以滿足“不賺差價、終端直達”式的一站式服務。為此,壹吉購在前期要花大力氣,構建自己的業務、物流和倉儲體系,總經銷只需要把產品上線,把未來幾天的貨物運至壹吉購的中轉倉,剩下的終端詢價、訂貨、配送、收款全部由壹吉購完成。壹吉購收款之后,會按照合作賬期定期給總經銷結算。通過壹吉購的“重”投入,讓合作商家更加“輕松”。
壹吉購的“重”還體現在資本實力方面。張軍表示,壹吉購在創業之初,還是一個商業概念雛形的時期,就贏得了資本方的青睞,“這些資本支持方包括上市公司、白酒企業和專業投資機構,天使期融資過千萬,估值過億元,來自資本方的支持,是壹吉購快速推進的有力保障。”
“壹吉購的成功,不僅僅需要在大資本上有保障,而且需要在前線上的資本支援。”張軍補充說。據了解,壹吉購在創始之初,每到一個地區,就會設立獨立核算的全資子公司,并向當地有實力的品牌總經銷開放股權。“吸納本地經銷商入股,目的是把壹吉購本地化,構建壹吉購的本地商業生態圈,把壹吉購做成區域化的O2O商業聯盟,以及品牌利益統一戰線。”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已是大勢所趨,為了能夠借勢發展,各種新的商業運營模式不斷涌現,像B2B、O2O等,都一度引發酒行業的大規模討論與關注。而經過一段時期的沉淀,以及互聯網模式與酒業實際情況的磨合,這些模式的酒業“進化”形態逐漸形成。
在張軍看來,壹吉購的這種“重”模式,是目前“B2B+O2O”領域中最具后發優勢的,商品能夠從城市總經銷直達本地終端門店,以互聯網技術實現集采、集送和一鍵直達,在做大平臺的基礎上,尋求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三流全控”,從而保證在維護渠道價格秩序的前提下,持續降低商品流通中的交易成本與管理成本,極大提高流通效率。
比“模式”更重,在壹吉購這種架構與功能的基礎上,其對市場生態的影響也超出了一般“模式”的范疇。廠家和商家可以通過壹吉購,實現渠道扁平與信息化,城市總經銷則極大降低了經營成本并直達終端,終端店鋪訂貨更便利,并享有更大的利潤空間。以壹吉購為基板,接入的上、下游“模塊”不再是競爭博弈的關系,而成為真正的業務協同關系,接入“模塊”越多,系統功能越強,輸出的價值也就更大。
“變革者”壹吉購,讓酒業共享互聯網
兩年,互聯網對商品流通的影響進一步加深,在張軍看來,互聯網對傳統經濟的影響和改造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首先是“增量”創新階段,這一時期主要是以淘寶、京東等為代表的線上網商,或為B2C或為C2C,通過自營物流或者第三方物流,實現商品直達消費者。“這種模式抓住了新生代消費群體,但弊端也很明顯,即對傳統線下渠道帶來了強烈的沖擊,本質上是流量的生意,真正賺錢的只有淘寶這樣的平臺商。”
第二個階段是“存量”改造階段,伴隨互聯網工具的普及,過去商品流通環節的參與者都已被互聯網化,于是生產工具推動生產關系發生進一步的改變,典型代表是房多多、找鋼網等新興的B2B領域網絡公司,他們沒有破壞產品的定價體系,但是在信息、物流與交易環節,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勢實現交易成本與管理成本的極大節約,因此造就了很多奇跡。
像這樣的“奇跡”是否發生在酒行業呢?張軍認為,壹吉購將是一個“變革者”,通過對傳統模式、傳統思維的改變,讓更多酒業成員共享互聯網。
“中國的商品流通環節比之歐美、韓日均有很大不同,在這些發達國家,商品從廠家出廠經過一些貿易巨頭和專業化物流直接進入到終端,分銷效率非常高。而目前國內的商品流通水平可以說有很大的差距,仍然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互聯網電商的出現,也并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張軍說,壹吉購就是要在各個品牌的城市總經銷與各類終端之間,搭建起一個通道,借助于這個通道,總經銷的貨品可以直達門店。“而且,壹吉購在中間并不賺取差價,包括價格管理與品牌推廣服務等,仍然由總經銷來完成,壹吉購在其中只做平臺服務。”
要引發行業變革,首先要變革自己,在壹吉購身上,我們能發現很多特殊與不同之處。
在其平臺化模式的基礎上,又導入了社區化管理,建立起一個非常堅固的商業聯盟;憑借豐富的行業經驗、高效的執行力、多方位的廠商合作以及雄厚的品牌資源,壹吉購提出要成為“中國最專業的本地通路服務商”,使酒類流通實現商品、訂單、渠道等線上、線下的同步化運營;壹吉購已具備了“手機+PC+PAD”多終端一鍵下單功能,用戶只需“動動手指”,就能在第一時間獲得更具優勢的進貨價格。
“借助壹吉購,讓傳統供應商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張軍說,而當越來越多的傳統經銷商進入壹吉購的系統,并由此完成移動互聯網轉型,那就意味著酒類流通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這就是壹吉購所期望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