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郎酒上市時間表遲遲未定之前,外界有關郎酒能否上市、何時上市、如何上市提出了諸多猜測。近日,郎酒再度傳出消息稱郎酒將借殼香港上市公司王朝酒業上市。
在郎酒確定上市前,諸多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只是可以肯定的是,郎酒上市心切。有知情人士也向記者透露,除了王朝酒業,郎酒還和其他殼公司在接觸。而對郎酒目前遲遲未能上市的原因,其也透露發展模式和盈利水平不夠穩定等因素都促成了現今的結果。
與王朝酒業的緋聞
郎酒上市因為遙遙無期,因此也引來了諸多猜測。
近日,有市場傳言,郎酒與王朝酒業接洽,有意借殼后者上市。為此,郎酒相關高層對相關媒體回應說確實有過和王朝酒業接觸,但沒有實質溝通。而且表示王朝酒業是在港股上市,而郎酒的目標是在A股上市。
據了解,這次借殼傳言的緋聞對象王朝酒業成立于1980年,2005年在香港上市。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至今,王朝酒業連年虧損,2017年8月11日發盈利警告,預期截至2017年6月30日6個月的未經審核的綜合虧損金額同比下降50%。
近日,已停牌近5年之久的王朝酒業,其管理團隊架構從2009年開始歷經了多次調整。也許就是這樣一家處在動蕩中的酒企給郎酒以及外界一些合作可能性的猜想。
對此,記者也試圖向郎酒官方進行求證,雖然截至發稿前未得到回應。但有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確實聽說郎酒在接洽幾家殼公司,其中包括王朝酒業。至于接洽的其他幾家公司是誰,他表示不經過對方的允許不方便透露。
在業內看來,相比于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川酒同行來說,郎酒在白酒的產業路徑和國內的渠道推進上并不弱勢。但如果從國際品牌角度對比,從世界視野來看,郎酒與兩者相比顯然“不在一個層級”上。所以說,如果郎酒看上了王朝,那么看重的無疑是王朝曾經以及現在還存在的“國際化”渠道和品牌資源,加重郎酒在國際市場的分量。
郎酒的上市期待
近年來,自從郎酒董事長汪俊林回歸后,被外界關注最多的話題要屬郎酒的上市問題了。對于上市,郎酒也受到了來自業界各方的期待。
據悉,今年9月,四川發布了《關于推進白酒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到2020年力爭培育銷售收入超千億元企業1戶、超300億元企業1戶、超200億元企業1戶、超100億元企業1戶、超50億元企業2戶、超10億元企業10戶。從上述《意見》來看,目標明晰,支持五糧液集團瞄準“千億”目標,而超過300億元企業則對標瀘州老窖,超200億元的企業則劍指郎酒。
汪俊林今年年初也表示,郎酒將進入高速增長期,預計2020年銷售200億元。特別要注意的是,《意見》提出要推動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白酒產銷體制創新試點。
此外,在2017年2月,汪俊林曾在陪同瀘州市政府高層調研時公開表示,負責運營白酒主業的郎酒股份公司已完成股改工作,計劃于2019年上市。
現在來看,還有一年多的時間,留給郎酒的時間已經很緊迫了,但如果汪俊林選擇的是另外一條“借殼上市”路,通過王朝的上市身份實現郎酒的“曲線上市”也不失為一條捷徑。
“郎酒遲遲上市不成功,與郎酒的規模,盈利水平不夠穩定和發展模式有很大關系。”酒類專家楊承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今年3月,郎酒首次對外明確公司目前銷售公司調整為紅花郎、郎牌特曲、小郎酒三大事業部。而目前郎酒正在進入改革的關鍵期。
郎酒正在進行大的變革,處于企業發展的“分水嶺”,勢必需要高投入來保障變革的順利進行。據悉,郎酒宣布未來5年每年投入廣告費20億元。
業界不免擔憂,郎酒如此大手筆的投入值不值。一位酒業人士評價認為,這預示著郎酒變革的核心或是徹底轉變增長方式,發力行業搶位的意圖明顯。
按照郎酒的變革如此如火如荼地進行,它離上市也就不遠了。